https://tw.trip.com/events/%E5%BE%9E%E5%8D%B0%E8%B1%A1%E6%B4%BE%E5%88%B0%E7%8F%BE%E4%BB%A3%E4%B8%BB%E7%BE%A9%E7%BE%8E%E5%9C%8B%E5%A4%A7%E9%83%BD%E6%9C%83%E5%8D%9A%E7%89%A9%E9%A4%A8%E5%90%8D%E4%BD%9C%E5%B1%95-20250613
PHP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時間:
2025年6月14日–10月12日 (UTC+8)
地點:
臺北故宮博物院

關於《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首度來臺!2025 國立故宮博物院100週年鉅獻

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於今年 6 月 14 日 — 10 月 2 日推出《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這一展覽為大都會博物館自創立以來首次在臺完整呈現西方藝術經典作品。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將展出畫作與素描高達 81 件,橫跨印象派至早期現代主義時期,觀眾將有機會近距離欣賞雷諾瓦、梵谷、馬諦斯、塞尚等知名畫家的真跡。通過「身體姿態」「肖像與人物」「徜徉自然」「城市到鄉村」「水岸風光」5大主題,帶領觀眾探索法國繪畫與素描的生動面貌,飽覽近一個世紀以來西方藝術的發展。

本展覽的展品數量為近年國際知名博物館來臺展出之最。因此無論是對西方藝術史深有研究的鑒賞家,還是首次欣賞印象派畫作的藝術愛好者,《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都無疑是一場不容錯過的頂級展覽!

2025年《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2025年6月4日—10月2日

·  展覽時間:週一至週日09:00 - 17:00,最後入場時間 16:30

· 展覽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 第二展覽館一樓特展廳(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第二展覽舘平面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 第二展覽館平面圖

·  購票及展覽資訊時藝多媒體官方網站

· 全票500元/張

· 優待票450元/張,購買資格:6歲以上持有效學生證件及學年註冊章者,每證限購一張(碩博士生、社區大學、空中大學及在職進修等不適用)

· 特惠票250元/張,購買資格:65歲(含)以上者,需出示證件正本,每證限購1張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 展覽精華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的作品來自美國知名私人收藏家羅伯特‧雷曼(Robert Lehman)捐贈的大都會館藏。1969年雷曼辭世後,其基金會將逾2700件橫跨七百年藝術史的珍品贈予大都會博物館,成就美國史上最具規模之私人捐贈收藏。

此次的81件作品,精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印象派與現代主義畫作,不僅全面展現19世紀後半期至20世紀中葉西方藝術的發展脈絡與美學價;而且是「雷曼基金會」捐贈的完整繪畫與素描首次離開美國進行展出,成為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

關於羅伯特‧雷曼(Robert Lehman)

雷曼家族擁有深厚藝術素養,數十年來廣泛收藏歐洲繪畫與素描,涵蓋自文藝復興時期至20世紀初的珍稀佳作。1969年雷曼先生辭世後,其家族基金會將其畢生所藏——橫跨700年歷史、總數達2,700件的藝術珍品,全數捐贈予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此舉被視為20世紀美國最具規模與文化價值的私人捐贈之一。

關於本次展覽的代表藝術家

藝術家

簡介

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

知名荷蘭後印象派代表畫家,以強烈情感與獨特筆觸著稱。他善用渦旋狀筆法與鮮明色彩,將內心世界具象化於畫布之上。其藝術語言突破傳統寫實,對20世紀表現主義與現代藝術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

著名法國畫家,印象派創始人物之一,以善於捕捉人與人之間溫柔互動而著稱。他筆下常呈現陽光下流動的光影與輕柔色彩,營造出愉悅而詩意的生活片段。雷諾瓦還致力突破傳統肖像畫框架,推動印象派走向更具人文關懷的視角。

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

法國畫家,20世紀初野獸派(Fauvism)運動的核心人物,以解放色彩與形式著稱。他大膽運用純色與平面構圖,打破透視與光影的寫實規則,為現代繪畫注入自由與情感。其作品展現了色彩與節奏感的高度融合,使觀眾直覺感受視覺的律動與喜悅。他的創作風格對後世抽象表現與設計美學均具重要啟發。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被譽為現代繪畫之父。他以穩重的構圖與厚重筆觸,打破傳統光影再現的模式。他探索色塊與結構之間的關係,致力呈現「自然中的幾何形體」。其靜物與風景畫強調體積與空間感,為後來立體主義與現代藝術奠定理論基礎。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 展區介紹

本次展覽的作品按照時間順序排列,通過「身體姿態」「肖像與人物」「徜徉自然」「城市到鄉村」「水岸風光」5大主題,集中展現了19世紀至20世紀西方藝術轉折的關鍵時刻。展區簡介及代表作品如下:

展區1:「身體姿態」

透過細膩描繪人體姿態,展品展現19世紀後半以來歐洲藝術家對人體動態與形式的探究。這些作品不僅呈現寫實技巧的發展,也反映當時對身體美學與藝術表現的新理解。

· 代表作品:

保羅·高更《大溪地的出浴女子》

亨利·馬諦斯《扶手椅上的裸女》

2025年《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身體姿態」展區

展區2:「肖像與人物」

本區作品以人物為主題,描繪其內心世界、社會角色與日常生活。18世紀末至19世紀間,肖像畫不再僅限於貴族或名人,更多關注普通人的情感與個性,呈現人文關懷與藝術細膩的觀察力。

· 代表作品:

奧古斯特·雷諾瓦《彈鋼琴的兩位少女》

皮埃爾-奧古斯特·考特《春日》

2025年《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肖像與人物」展區

展區3:「徜徉自然」

聚焦自然風景與四季變化,這一區展現畫家對大自然的情感投射與詩意描繪。透過光影與色彩的變化,作品傳遞出自然的靜謐與生機,亦體現藝術家與自然之間的對話關係。

· 代表作品:

文森·梵谷《花朶盛開的果園》

2025年《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徜徉自然」展區

展區4:「城市到鄉村」

19世紀至20世紀初,藝術家紛紛走入城市與鄉村,捕捉不同場景的風貌與氛圍。本展區呈現繁華都市、寧靜鄉野等不同風格的景觀,體現畫家對生活空間的多樣觀察與感受。

· 代表作品:

喬治·秀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習作

卡米耶·畢沙羅《冬天早晨的蒙馬特大道》

2025年《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城市到鄉村」展區

展區5:「水岸風光」

水岸景致成為藝術家筆下的重要主題,港口、河岸與濱海景觀不僅展現自然美,更蘊含流動與變遷的象徵意涵。

· 代表作品:

皮耶·波納爾《聖特羅佩舊港一景》

2025年《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水岸風光」展區

*以上圖片來自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官方社交媒體平臺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 觀展指南

· 參觀時,請依照現場的動線安排及工作人員指示有序排隊入場。若遇人潮眾多,展方將實施人流控管,請耐心等候,並保持良好秩序。

· 建議平日前往,可避開人潮高峰時段。

· 展覽依主題分區呈現,建議按作品年代順序觀賞,感受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的藝術演變軌跡。

· 展區內提供個人語音導覽服務,具體價格請見官方公告。

· 拍照請遵守規範:展區開放拍照與錄影,但請勿使用閃光燈、腳架、自拍棒、360度相機等輔助器材,也不得進行視訊直播。此外,請避免近距離拍攝展品細節,並留意各展區標示,共同維護觀展品質,尊重藝術作品。

· 商店紀念品區不须另外購票,可直接從出口處進入紀念品區。人潮高峰期間,現場會視平假日人流狀況進行入場人数管制。

關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2025年恰逢國立故宮博物院迎來建院百週年。作為臺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之一,國立故宮博物院長年致力推動國際文化交流。今年,故宮攜手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與時藝多媒體,隆重推出《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本次合作象徵著雙方深厚友誼的延續,早在1961年,故宮曾遠赴紐約舉辦展覽,開啟兩館逾60年的藝術對話;1996年「中華瑰寶展」巡迴美國,亦留下廣泛國際迴響。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選於故宮北部院區第二展覽館修繕完成後首度公開亮相,為全新館舍增添國際藝術氛圍。

如果您計畫參觀此國際級展覽,不妨提早預訂國立故宮博物院門票,享受便捷入場體驗,探索東西方藝術的深度交融。立即前往 Trip.com 搶先預定國立故宮博物院門票,安排屬於您的藝術文化之旅!

更多國立故宮博物院當期展覽

除了以西方繪畫為主的《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還同時開設了多檔風格多元的展覽,全面展現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若對圍棋藝術與文化淵源感興趣,不妨走入「碁人弈事—古代圍棋文化展」,從歷代棋具與文物中,一窺古人的棋盤世界與文人風雅;而「絕對 · 好字-院藏對聯選萃」則精選館藏書法精品,展現對聯藝術的筆墨精髓與文字魅力。此外,對古代宮廷生活與樂舞文化感興趣的觀眾,可以選擇參觀「宮樂響起:文獻中的宮廷音樂」,透過典籍與圖像,細讀皇室音樂的盛世回響。如果想探尋身體與歷史圖像之間的關係,推薦「身體展演:從歷史圖像看身體之謎」,通過新穎視角重新審視人體觀念的演變。想要體驗新媒體沉浸式藝術,「眾神降臨——沉浸故宮3.0數位展」則不能錯過,以科技手法重現古神話的視覺震撼。喜愛經典文學與器物之美的觀眾,還可走入「看得見的紅樓夢」,從陶瓷、玉器、珍玩與文獻等館藏出發,重溫紅樓經典場景與藝術意象。

*具體展覽時間與入場方式請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爲準。

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 | 交通方式

1. 捷運 + 公車轉乘

· 士林站(淡水信義線 R16):自1號出口出站後,步行約2分鐘至中正路搭乘紅30、小18、255區、300、304、815、市民小巴1等公車,約15分鐘可抵達故宮。

· 劍南路站(文湖線 BR15):自1號出口出站,步行至北安路公車站,搭乘棕20或藍7公車,車程約10分鐘。

· 大直站(文湖線 BR14):自3號出口步行至北安路,搭乘棕13公車,約10分鐘可到。

2. 自駕資訊

台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士林區,鄰近道路交通便利,館區設有收費停車場,建議可依導航前往。假日期間車潮較多,建議預留停車時間。

預訂票券

臺北故宮博物院

4.8/58889條評論 | 博物館
台北
明日可用|隨時可取消
最低PHP 284.49
查看

投票

您對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感興趣嗎?

選取答案來表達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