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事件狀態
熱門程度
開始時間
VISION WALK永遠的盛唐行浸式VR | 洛邑古城
結束
洛陽
全程 30分鐘 的非凡體驗,身臨其境盛唐全過程,並暢遊龍門石窟(具體體驗時長會因玩家的進度不同而略有不同)。
自由組隊,多倍歡樂。至少1人成隊,最多支持4人一組。間隔5分鐘可出發一組體驗。
適合 6歲及以上人群,身高1.2米以下孩童需成人購票陪同進入。
本次體驗為全沉浸式體驗,部分場景包含穿越、飛行等內容,全程走動式觀展,年齡60歲以上老人、孕婦、心臟病、高而壓、嚴重暈車、暈船、暈 3D人群謹慎購票。
除不可抗拒因素導致主辦方活動變更或取消,否則票品一日售出不支持退換,請在購票時仔細核對訊息,並謹慎下單。
本次體驗盛唐穿越全過程的奇景,在體驗過程中請遵循指示行動,所出現的均為虛擬物品,切勿跑動、倚靠或蹲坐,以免發生意外。
最終解釋權歸門店所有
立即購買
VISION WALK永遠的盛唐行浸式VR | 洛邑古城
結束
洛陽
全程 30分鐘 的非凡體驗,身臨其境盛唐全過程,並暢遊龍門石窟(具體體驗時長會因玩家的進度不同而略有不同)。
自由組隊,多倍歡樂。至少1人成隊,最多支持4人一組。間隔5分鐘可出發一組體驗。
適合 6歲及以上人群,身高1.2米以下孩童需成人購票陪同進入。
本次體驗為全沉浸式體驗,部分場景包含穿越、飛行等內容,全程走動式觀展,年齡60歲以上老人、孕婦、心臟病、高而壓、嚴重暈車、暈船、暈 3D人群謹慎購票。
除不可抗拒因素導致主辦方活動變更或取消,否則票品一日售出不支持退換,請在購票時仔細核對訊息,並謹慎下單。
本次體驗盛唐穿越全過程的奇景,在體驗過程中請遵循指示行動,所出現的均為虛擬物品,切勿跑動、倚靠或蹲坐,以免發生意外。
最終解釋權歸門店所有
立即購買
《王入大邑商》天津博物館藏武丁卜辭探親展 | 殷墟博物館
2025年2月26日–5月26日 (UTC+8)
安陽
展覽分為“甲骨學史上的天津”“王的祭祀”“王的戰爭”“王的臣子”“王的諸婦”“王的農牧”等6個單元,既有對天津同安陽殷墟甲骨深厚歷史淵源的梳理,又有對武丁王統治之下商代祭祀、軍事、內政、農業等各方面情況的鮮活呈現。這批甲骨不僅承載著商王武丁時期的占卜密碼,更見證了安陽與天津兩地文化的深度交融。此番歸展,寄寓了天津博物館與安陽殷墟博物館深厚的歷史情緣,見證了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發展歷程,同時能深化兩地交流合作,助力文物活化利用傳播,為更多商代文物“回鄉探親”、通過館際交流等多元方式共同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範例。
《王入大邑商》天津博物館藏武丁卜辭探親展 | 殷墟博物館
2025年2月26日–5月26日 (UTC+8)
安陽
展覽分為“甲骨學史上的天津”“王的祭祀”“王的戰爭”“王的臣子”“王的諸婦”“王的農牧”等6個單元,既有對天津同安陽殷墟甲骨深厚歷史淵源的梳理,又有對武丁王統治之下商代祭祀、軍事、內政、農業等各方面情況的鮮活呈現。這批甲骨不僅承載著商王武丁時期的占卜密碼,更見證了安陽與天津兩地文化的深度交融。此番歸展,寄寓了天津博物館與安陽殷墟博物館深厚的歷史情緣,見證了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發展歷程,同時能深化兩地交流合作,助力文物活化利用傳播,為更多商代文物“回鄉探親”、通過館際交流等多元方式共同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範例。
《文明互鑒》世界圖紋與印記展 | 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
2025年3月4日–5月11日 (UTC+8)
鄭州
文明因交流而更加多彩,因互鑒而愈發豐富。“文明互鑒——世界圖紋與印記展”不僅涵蓋了圖形印創新實驗項目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還精選了一批社藏域外印章,和一批中國古代圖形印的重要遺存,形成一個包括古、今、中、外印章元素的藝術矩陣,不僅是西泠印社對“和而不同”文化理念的生動詮釋,更是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充分體現“守正創新”精神的一次重要實踐。
《文明互鑒》世界圖紋與印記展 | 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
2025年3月4日–5月11日 (UTC+8)
鄭州
文明因交流而更加多彩,因互鑒而愈發豐富。“文明互鑒——世界圖紋與印記展”不僅涵蓋了圖形印創新實驗項目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還精選了一批社藏域外印章,和一批中國古代圖形印的重要遺存,形成一個包括古、今、中、外印章元素的藝術矩陣,不僅是西泠印社對“和而不同”文化理念的生動詮釋,更是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充分體現“守正創新”精神的一次重要實踐。
《墨痕千年》絲路文字的交融與共生展 | 中國文本博物館
2025年3月25日–6月25日 (UTC+8)
安陽
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東部,天山東部博格達山南麓東段,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吐魯番。它是中國最低的內陸盆地,北依天山博格達峰,南臨庫木塔格沙漠,火焰山橫亙其中。
自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吐魯番便成為南北往來、東西交流的重要要道與十字路口。東西方的使者、僧侶、商人絡繹不絕,中原的絲綢、瓷器與西方的香料、珍寶在此匯聚。中原的漢人,北方的匈奴、柔然、突厥、回鶻、蒙古以及中亞的粟特人紛紛在此定居,四大文化體系、七種宗教、十八種文字、二十五種語言相互碰撞融合,孕育出了車師、高昌、回鶻等燦爛輝煌的古代文化。而特殊的氣候條件,也使得大量各式各樣的古代文物和各種語言文字的吐魯番文書得以保存下來。
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示吐魯番獨特的歷史文化,進一步深化中國文字博物館與吐魯番市文物局、吐魯番市文博院(吐魯番博物館)的交流合作關係,我們將共同主辦“墨痕千年——絲路文字的交融與共生”展覽。本次展覽將展出123件套珍貴文物,其中一級文物10餘件。展品種類豐富多樣,主要涵蓋了漢文、回鶻文、粟特文、古敘利亞文等各類文書,此外還有毛織品、陶器、糧食、錢幣、壁畫殘塊兒等。文書內容精彩紛呈,有北涼稅吏的欠稅自陳、唐代府兵的銅符告身、回鶻可汗的朱印敕令等邊塞行政文書,也有學童塗鴉的《論語》習字、僧人譽抄的《涅槃經》殘頁、婦人隨葬的衣物清單等。
這些文物承載著千年的歷史記憶,是絲路文明交流與融合的生動見證,充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該展覽將於2025年3月25日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徽文館二樓臨展廳開展,誠邀各位觀眾前來觀展,一同領略墨痕千年的魅力,感受絲路文字的交融與共生。
《時間在指縫間甦醒》何多苓師友展 | 鄭州
2025年4月6日–6月8日 (UTC+8)
鄭州
當曼德爾施塔姆寫下“黃金在指縫間甦醒”,他或許早已預見藝術教育中那永恆的悖論:人類如何以易逝的血肉之軀,凝固永恆的精神礦脈。而何多苓的繪畫對他的學生以及周邊朋友的影響,恰似一座倒置的沙漏——時間不再自上而下墜落,而是自年輕手掌與歲月的指節交握處,迸發出螺旋上升的光粒。那些被指縫篩落的,不是虛無的流沙,而是正在結晶的星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