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w.trip.com/events/6544609-2025-04-taipei-exhibitions-collection
TWD

2025 4 月台北展覽:日期、行程和門票價格(5 月更新)

事件狀態
熱門程度
開始時間

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 in Taipei | 台北

2024年11月23日–2025年5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 in Taipei將於2024年11月23日至2025年05月31日在台北市松壽路12號的ATT 4 FUN舉行。入場費為HK$ 49,讓您有機會欣賞到來自東京的熱門展覽「藝術水族館」。這個展覽將金魚觀賞融入現代藝術空間,透過光影、音樂、香氣以及日本傳統文化,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風貌。從各種形態的金魚到不同季節的企劃展覽,展示設計充滿驚喜,讓您在這夢幻的空間中流連忘返。無論是喜愛者還是攝影愛好者,都能在這裡找到樂趣。金魚作為夏季的代表,將帶給您一場冬日暖心的視覺盛宴。來參觀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 in Taipei,感受金魚之美,探索藝術與自然的奇妙結合。

2025 寶藏岩光節《趖 sô》 | 寶藏岩國際藝術村

2025年3月22日–5月25日 (UTC+8)
台北
展覽
今年寶藏岩光節以「趖sô」為主題,呼應蛇年的同時,更藉由「趖」在台語中「緩慢、閒盪」的意涵,期待在這個總是催促我們向前的時代,創造一處讓人放慢腳步、重新發現行走意義的地方——在漫遊中,與自己、與他人、與這片土地展開深刻的對話。

看得見的紅樓夢展 | 台北

2024年5月17日–2026年5月17日 (UTC+8)
台北
展覽

路易絲.布爾喬亞個展《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 | 台北

2025年3月15日–6月30日 (UTC+8)
台北
展覽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展覽,是台灣首次呈現布爾喬亞的大型展覽,展出超過60件其代表性作品,涵蓋了廣為人知的「蜘蛛」雕塑、珍貴的早期繪畫以及極具象徵意涵的「牢籠」系列等。此次展覽分為三個主題與兩個附章,三大主題分別聚焦於「對母性的關注」、「與父親關係的反思」以及「內心的修復」,深入探討藝術家的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兩個附章則展示了藝術家難得一見的早期繪畫作品及其1960年代的代表性雕塑。

路易絲.布爾喬亞個展《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 | 台北

2025年3月15日–6月30日 (UTC+8)
台北
展覽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展覽,是台灣首次呈現布爾喬亞的大型展覽,展出超過60件其代表性作品,涵蓋了廣為人知的「蜘蛛」雕塑、珍貴的早期繪畫以及極具象徵意涵的「牢籠」系列等。此次展覽分為三個主題與兩個附章,三大主題分別聚焦於「對母性的關注」、「與父親關係的反思」以及「內心的修復」,深入探討藝術家的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兩個附章則展示了藝術家難得一見的早期繪畫作品及其1960年代的代表性雕塑。

《AIR Taipei 搭。不搭嗎?》台北藝術進駐計畫展覽 | 寶藏岩國際藝術村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特展「AIR Taipei」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你以為「AIR Taipei」是航空公司嗎?其實不然! 「AIR Taipei」全名為「Artist-in-Residence Taipei」,即「台北藝術進駐計畫」,是為台北市政府文化政策的一環。 2004年,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接管台北國際藝術村,並依據相關作業要點推動藝術家交流。 2010年,藝術村營運部正式推動「台北藝術進駐計畫」,企圖透過藝術進駐活絡城市空間,創造嶄新的城市氣息。 本展覽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如13號,代表「過去」,以政策發展為主調呈現,輔以藝術進駐的機制說明。 11號展間標誌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在」,將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工作室的樣貌,揭開歷年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場。 9號展間則關乎「未來」,以多項互動性裝置邀請觀眾共同想像台北藝術進駐的未來可能。 不同展間依著各自所代表的歷史區間進行敘事,同時延續展名的趣味性,企圖與觀眾對話。引領觀眾從文化政策的角度觀看城市的變動,重新詮釋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歡迎搭乘AIR Taipei,請系妥安全帶,台北藝術進駐的旅程即將開始!

《精神時光屋》遊智涵創作個展 | 台北

2025年4月15日–6月1日 (UTC+8)
台北
展覽
精神時光屋|遊智涵創作個展資訊 展覽「精神時光屋」以早期電子遊戲為靈感,帶領觀眾從2020年代的高解析度現況,回顧1990年代數位影像的像素化歷程。走入展場彷彿進入時光隧道,重現早期數位影像的視覺與身體經驗,喚起人們對數位影像的感受與記憶。透過回憶操作電子遊戲機的經驗,重新探討當代繪畫與數位介面影像之間的關係,並從數位鄉愁的感性經驗出發,讓觀眾重新體驗過去與數位影像的互動,並反思數位與物質之間的關係。 展覽分為兩個系列。 《Snake系列》作品對比了平滑的數位視覺與卡頓的繪畫觸覺,突顯數位影像與傳統繪畫在視覺表現上的差異。而《Punch out!!系列》則探討身體直接面對「生理肉」與間接操作介面中「數位肉」之間的對比,反映數位介面如何改變人們對身體與空間的感知。展覽中,數位影像不再是純粹的虛擬存在,而是具有物質性與身體性的實體。

《當自由盛開成舞》展覽 | 忠泰美術館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 忠泰美術館 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在企業大廳挑高明亮、充滿線條與理性的制式空間中,重新思考「空間與自由」、「公私領域劃分」、「管理控制與開放探索」的界線,透過翻轉既定的空間設計與功能區劃,投注柔軟與感性的詮釋語彙,嘗試改變阻隔的邊界,挑戰空間內自由伸展、舞動的極限姿態。 作品將大廳內管制公私領域的「欄桿」,多重複製、向外擴展、翻轉上旋,以掙脫束縛之姿突破空間框架與功能侷限。將二維平面金屬線條轉化為三維空間動態雕塑,為阻隔和劃分空間的欄桿賦予躍動的生命力,挑戰既定空間的風格調性,反思建築空間中限制與自由之間的關係。

《日子在說話》張文菀個展 | 當代一畫廊

2025年3月28日–5月10日 (UTC+8)
台北
展覽
當物品開口說話,你會聽見什麼? 在本次展覽中,藝術家張文菀透過對物件的詮釋,讓觀者意識到自身對世界的理解是如何被習慣塑造的。張文菀的作品擅長透過幽默與反思,鬆動既定的符號系統,讓尋常事物獲得新的生命。她的創作不只是對日常的描繪,更是對觀看習慣的挑戰——當鉛筆自稱為魔杖,當衣架懸掛的不只是衣物,而是意義本身,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開始訴說我們未曾察覺的故事。 我們如何賦予物品意義?物品如何反映我們的思維與情感?在這場展覽中,每一個細節都是一則等待被解讀的寓言,邀請你以新的方式觀看、思考,並重新認識那些「看似」熟悉的日常。

國寶聚焦2025展二期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4月19日–6月22日 (UTC+8)
台北
展覽
本院典藏的文物,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和「一般古物」三種。國寶雖然也經常安排於各種展覽中展出,但為了讓來訪者不論何時到院都有機會深入欣賞國寶,故專闢一室推出「國寶聚焦」系列展覽,每季選展一件書畫國寶於此專屬的展間展出。
立即購買

《悅耳:傾聽畫裡的聲音》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4月19日–6月22日 (UTC+8)
台北
展覽
北宋蘇軾(1037-1101)等人關注繪畫與詩詞藝術的融合,視畫為「無聲詩」,詩為「無形畫」或「有聲畫」,在此背景下如何表現「有聲」畫,對畫家既具挑戰性,同時也成為繪畫發展過程中別開生面的創作方式。本次展覽將集中展出古代傳世畫作中呈現「聽松」「聽泉」「聽雨」「聽琴」等表現自然界或人文世界之中聲音的作品。
立即購買

《天工開物》版畫與素描探索展 | Bluerider ART 藍騎士藝術空間

2025年2月15日–5月15日 (UTC+8)
台北
展覽

MoCA Video《檔案重製》林俊耀個展 | 台北當代藝術館

2025年3月15日–2026年5月4日 (UTC+8)
台北
展覽
政治會深刻影響每一個人,無論他們是否積極參與。隨著近十年全球的動蕩歲月後,我們愈加意識到藝術、社群媒體與大眾如何在事件中凝聚,共同參與一場又一場的社會運動。 「檔案重置」探討藝術在時間流逝與權力壓制之下,如何承擔見證的角色,於裂縫中尋找可能性,維護多元的政治身分與集體記憶。在一系列錄像作品中,藝術家與參與者以他們的多重身分,在不同時間點詮釋抗爭落幕後的社會語境。本次展出的作品歷時四年創作,迴應日常政治生活中的掙扎,並透過影像思考——當社會運動結束,檔案複製與重製是否能延續那些事件結束後未被言說的政治氛圍與被禁止的社會參與。 本展覽透過影像再現與重構,邀請來自不同背景的觀眾回溯抗爭現場,並共同探索紀實攝影、歷史敘事與日常政治生活之間的複雜關係。
立即購買

路易絲.布爾喬亞個展《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 | 台北

2025年3月15日–6月30日 (UTC+8)
台北
展覽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展覽,是台灣首次呈現布爾喬亞的大型展覽,展出超過60件其代表性作品,涵蓋了廣為人知的「蜘蛛」雕塑、珍貴的早期繪畫以及極具象徵意涵的「牢籠」系列等。此次展覽分為三個主題與兩個附章,三大主題分別聚焦於「對母性的關注」、「與父親關係的反思」以及「內心的修復」,深入探討藝術家的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兩個附章則展示了藝術家難得一見的早期繪畫作品及其1960年代的代表性雕塑。

路易絲.布爾喬亞個展《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 | 台北

2025年3月15日–6月30日 (UTC+8)
台北
展覽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展覽,是台灣首次呈現布爾喬亞的大型展覽,展出超過60件其代表性作品,涵蓋了廣為人知的「蜘蛛」雕塑、珍貴的早期繪畫以及極具象徵意涵的「牢籠」系列等。此次展覽分為三個主題與兩個附章,三大主題分別聚焦於「對母性的關注」、「與父親關係的反思」以及「內心的修復」,深入探討藝術家的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兩個附章則展示了藝術家難得一見的早期繪畫作品及其1960年代的代表性雕塑。

蔡康永《一切都會值得》版畫展 | 台北

2025年3月15日–5月15日 (UTC+8)
台北
展覽
繼上一次個展大獲好評後,知名主持人、暢銷書作家及大藝術家蔡康永全新創作「一切都會值得」版畫展,於大稻埕最潮百年古宅選物店「COMPTIOR潮洋行」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展覽。此次展覽中,蔡康永延續以文字記錄下我們感受過、經歷過、但暫時遺忘的為核心透過14款字句風格,以版畫作品傳遞平靜的力量。

2025 寶藏岩光節《趖 sô》 | 寶藏岩國際藝術村

2025年3月22日–5月25日 (UTC+8)
台北
展覽
今年寶藏岩光節以「趖sô」為主題,呼應蛇年的同時,更藉由「趖」在台語中「緩慢、閒盪」的意涵,期待在這個總是催促我們向前的時代,創造一處讓人放慢腳步、重新發現行走意義的地方——在漫遊中,與自己、與他人、與這片土地展開深刻的對話。

《身體展演:從歷史圖像看身體之謎》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3月13日–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展覽精選院藏古籍、器物、繪畫等不同類型文物,藉由這些文物上面的圖像,讓文物自身透過醫療、宗教、文化、法律等不同層麵,重新展示與演繹身體。展覽一共分為「身體透視」、「身體操練」、「身體變異」以及「身體規戒」四個單元,探索醫學、法醫、佛道兩教等不同文化脈絡的身體觀,並展現武術、房中、祕戲、舞蹈、體育、導引等身體操練手段。同時,本展覽亦關注人面獸身、獸麵人身與殘疾的身體,以及政治、禮教、刑罰對身體的束縛,呈現過去對身體的各種描繪與表述方式。
立即購買

《紙間風景》佐久間飛鳥雕塑展 |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25年4月19日–5月25日 (UTC+8)
台北
展覽
日本雕塑家 - 佐久間飛鳥 Asuka Sakuma超過20件紙雕作品。多納藝術負責人陳如鈊本身也是一個金融專家及資深藏家,多年前收藏過佐久間飛鳥的數件中大型紙雕,對其作品印象深刻。 佐久間飛鳥於1972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學士、碩士及博士,除於藝術大學任教外,並經常於亞洲區各地藝博會及美術館多次展出。相較於其他雕塑家,佐久間飛鳥的創作主要是選擇新聞報紙作為媒材。因報紙是一種極度密集的訊息載體,記錄當下社會、經濟、文化等資訊的載體,她每天閱讀送到家中的報紙,不過當一天過去,報紙便只剩下紙張的形式,記錄著無法重來的一天的資訊,被輕易地丟棄。想到這點,佐久間決定每天將閱讀過的報紙捲起來,將報紙塑造成流水風景般的形態,表達關於自己所處社會的訊息律動。

《悅耳:傾聽畫裡的聲音》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4月19日–6月22日 (UTC+8)
台北
展覽
北宋蘇軾(1037-1101)等人關注繪畫與詩詞藝術的融合,視畫為「無聲詩」,詩為「無形畫」或「有聲畫」,在此背景下如何表現「有聲」畫,對畫家既具挑戰性,同時也成為繪畫發展過程中別開生面的創作方式。本次展覽將集中展出古代傳世畫作中呈現「聽松」「聽泉」「聽雨」「聽琴」等表現自然界或人文世界之中聲音的作品。
立即購買

MoCA Video《檔案重製》林俊耀個展 | 台北當代藝術館

2025年3月15日–2026年5月4日 (UTC+8)
台北
展覽
政治會深刻影響每一個人,無論他們是否積極參與。隨著近十年全球的動蕩歲月後,我們愈加意識到藝術、社群媒體與大眾如何在事件中凝聚,共同參與一場又一場的社會運動。 「檔案重置」探討藝術在時間流逝與權力壓制之下,如何承擔見證的角色,於裂縫中尋找可能性,維護多元的政治身分與集體記憶。在一系列錄像作品中,藝術家與參與者以他們的多重身分,在不同時間點詮釋抗爭落幕後的社會語境。本次展出的作品歷時四年創作,迴應日常政治生活中的掙扎,並透過影像思考——當社會運動結束,檔案複製與重製是否能延續那些事件結束後未被言說的政治氛圍與被禁止的社會參與。 本展覽透過影像再現與重構,邀請來自不同背景的觀眾回溯抗爭現場,並共同探索紀實攝影、歷史敘事與日常政治生活之間的複雜關係。
立即購買

《觀察之樹傢俱—傢俱,家庭的一份子》展覽 | 新芳春茶行(古蹟製茶廠)

2025年4月9日–5月11日 (UTC+8)
台北
展覽
就算只是靜靜的待在身旁,也能帶來無比的安心感,和一份溫暖的愛;家人是如此,傢俱也是如此。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傢俱,不只具備傢俱的使用機能,即便只是安靜地待在家中,也是整個家的一部分,有著家人才有的熟悉與親切感。傢俱的本質讓整個家族融為一體,承載著家庭成員們的溫馨回憶、歡笑、與淚水,讓生活更加充實、豐富。 本次品牌設計展將展出觀察之樹全系列品牌傢俱,更將首次曝光 2025 年的新成員「Kino Oval」,這是團隊第一次端出桌子的設計,目的是要拉近使用者之間的距離,同時又能擁有舒適的空間使用著它。歡迎與我們的新成員碰個麵認識一下,未來也能成為您家庭的一份子。 成為家人的傢俱,成就傢俱的家人。

《織造精彩》清宮緙絲刺繡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4月19日–7月6日 (UTC+8)
台北
展覽
緙絲——絲織品中的活化石,自誕生之日起就是非富即貴者的象徵,而這種工藝比起宋錦和雲錦中部分織造可用機器來代替,緙絲必須全手工製作,所以一直有絲中之聖的美譽,一寸緙絲一寸金,手工藝品中的軟黃金。
立即購買

《當自由盛開成舞》展覽 | 忠泰美術館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 忠泰美術館 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在企業大廳挑高明亮、充滿線條與理性的制式空間中,重新思考「空間與自由」、「公私領域劃分」、「管理控制與開放探索」的界線,透過翻轉既定的空間設計與功能區劃,投注柔軟與感性的詮釋語彙,嘗試改變阻隔的邊界,挑戰空間內自由伸展、舞動的極限姿態。 作品將大廳內管制公私領域的「欄桿」,多重複製、向外擴展、翻轉上旋,以掙脫束縛之姿突破空間框架與功能侷限。將二維平面金屬線條轉化為三維空間動態雕塑,為阻隔和劃分空間的欄桿賦予躍動的生命力,挑戰既定空間的風格調性,反思建築空間中限制與自由之間的關係。

《AIR Taipei 搭。不搭嗎?》台北藝術進駐計畫展覽 | 寶藏岩國際藝術村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特展「AIR Taipei」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你以為「AIR Taipei」是航空公司嗎?其實不然! 「AIR Taipei」全名為「Artist-in-Residence Taipei」,即「台北藝術進駐計畫」,是為台北市政府文化政策的一環。 2004年,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接管台北國際藝術村,並依據相關作業要點推動藝術家交流。 2010年,藝術村營運部正式推動「台北藝術進駐計畫」,企圖透過藝術進駐活絡城市空間,創造嶄新的城市氣息。 本展覽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如13號,代表「過去」,以政策發展為主調呈現,輔以藝術進駐的機制說明。 11號展間標誌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在」,將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工作室的樣貌,揭開歷年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場。 9號展間則關乎「未來」,以多項互動性裝置邀請觀眾共同想像台北藝術進駐的未來可能。 不同展間依著各自所代表的歷史區間進行敘事,同時延續展名的趣味性,企圖與觀眾對話。引領觀眾從文化政策的角度觀看城市的變動,重新詮釋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歡迎搭乘AIR Taipei,請系妥安全帶,台北藝術進駐的旅程即將開始!

託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展覽 |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5年1月18日–5月11日 (UTC+8)
台北
展覽
本館歷經3年規劃,在2025年1月18日-5月11日終於推出德國觀念藝術家託瑪斯.德曼的首次個展。德曼1964年生於慕尼黑,主要在柏林和洛杉磯等地活躍創作,作品以大型的攝影及影像作品著稱。德曼的創作多取材自知名歷史或社會事件的報導圖片與影片,他先以紙材模型鉅細靡遺地重建現場,最後透過鏡頭的角度與構圖,試圖複製這段歷史場景以回溯所謂的真相,連結觀者的歷史與記憶。本展覽由獨立策展人道格拉斯.佛格策劃。本展集結藝術家近70件大型攝影作品、壁紙裝置以及2部動態影像,展現德曼處理攝影影像與真實世界之間互為表裡的對位關係,以及他對當代社會中影像文化慣性與認知悖論的提問。
立即購買

《天工開物》版畫與素描探索展 | Bluerider ART 藍騎士藝術空間

Feb 15–May 15, 2025 (UTC+8)
台北
Exhibitions

《身體展演:從歷史圖像看身體之謎》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3月13日–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展覽精選院藏古籍、器物、繪畫等不同類型文物,藉由這些文物上面的圖像,讓文物自身透過醫療、宗教、文化、法律等不同層麵,重新展示與演繹身體。展覽一共分為「身體透視」、「身體操練」、「身體變異」以及「身體規戒」四個單元,探索醫學、法醫、佛道兩教等不同文化脈絡的身體觀,並展現武術、房中、祕戲、舞蹈、體育、導引等身體操練手段。同時,本展覽亦關注人面獸身、獸麵人身與殘疾的身體,以及政治、禮教、刑罰對身體的束縛,呈現過去對身體的各種描繪與表述方式。
立即購買

《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3月22日–6月8日 (UTC+8)
台北
展覽
古代來自天子的禮物,常被臣民視為一種賞賜。這份賞賜禮物的背後,有著複雜的社會學與歷史學因素,也是眾人想解開的謎團。 禮物背後的意涵往往比字面上複雜,物品本身的故事,也可能更吸引人。禮尚往來,是存在於人類社會間的普世思維。「禮」可以解讀成謙和有禮貌,亦可藉由物品達到以物示禮,有時更是人與人、國與國建立關係的一種手段與目的。 展覽透過清代官員上奏的奏摺、文書、檔冊等史料,瞭解皇帝究竟賞給臣子何種禮物?這份禮物,是令人稱羨的好禮?還是背後隱藏著看不見的責任?看看奏摺裡的硃批,找找你我心中的答案。
立即購買

《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3月22日–6月8日 (UTC+8)
台北
展覽
古代來自天子的禮物,常被臣民視為一種賞賜。這份賞賜禮物的背後,有著複雜的社會學與歷史學因素,也是眾人想解開的謎團。 禮物背後的意涵往往比字面上複雜,物品本身的故事,也可能更吸引人。禮尚往來,是存在於人類社會間的普世思維。「禮」可以解讀成謙和有禮貌,亦可藉由物品達到以物示禮,有時更是人與人、國與國建立關係的一種手段與目的。 展覽透過清代官員上奏的奏摺、文書、檔冊等史料,瞭解皇帝究竟賞給臣子何種禮物?這份禮物,是令人稱羨的好禮?還是背後隱藏著看不見的責任?看看奏摺裡的硃批,找找你我心中的答案。
立即購買

更多熱門主題

2023 年 10 月 在裡奇蘭縣的熱門活動(5 月更新)

45個活動

李知恩演唱會:日期、行程和門票價格(5 月更新)

23個活動

新濠尊屬系列:郭富城夢幻舞林演唱會2025 最新活動(5 月更新)

5個活動

2024 熱門活動(5 月更新)

10000個活動

2024 年 2 月 熱門活動(5 月更新)

10000個活動

2024 年 1 月 熱門活動(5 月更新)

10000個活動

更多熱門活動

日本大阪 · G-DRAGON 2025 WORLD TOUR [Übermensch] IN JAPAN | 京瓷大阪巨蛋

2025年5月25日–5月26日 (UTC+9)
大阪

夢洲萬博花火大會 | 大阪

2025年4月26日–10月8日 (UTC+9)
大阪

深圳 · Mariah Carey: Celebration of Mimi深圳站 | 深圳市體育中心

5月10日 (UTC+8)
深圳

深圳 · Mariah Carey: Celebration of Mimi深圳站 | 深圳市體育中心

5月10日 (UTC+8)
深圳

台北 · 五月天2025《#5525 回到那一天》25週年巡迴演唱會 | 臺北大巨蛋

2025年6月27日–7月12日 (UTC+8)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