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w.trip.com/events/5767917-2025-04-taipei-collection
TWD

2025 年 4 月 在台北的熱門活動(7 月更新)

類型
位置
事件狀態
熱門程度
開始時間

看得見的紅樓夢展 | 台北

2024年5月17日–2026年5月17日 (UTC+8)
台北
展覽

《偶.多元文化之身》特展 |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24年12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本特展精選自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經甫博士慷慨捐贈的萬餘件偶戲文物,包括戲偶、戲台、道具、劇本與面具等,展現偶戲文物乘載的多元文化,並由此帶領觀眾探索不同文化的相同之處,促進大眾理解與交流。
立即購買

《身體展演:從歷史圖像看身體之謎》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3月13日–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展覽精選院藏古籍、器物、繪畫等不同類型文物,藉由這些文物上面的圖像,讓文物自身透過醫療、宗教、文化、法律等不同層麵,重新展示與演繹身體。展覽一共分為「身體透視」、「身體操練」、「身體變異」以及「身體規戒」四個單元,探索醫學、法醫、佛道兩教等不同文化脈絡的身體觀,並展現武術、房中、祕戲、舞蹈、體育、導引等身體操練手段。同時,本展覽亦關注人面獸身、獸麵人身與殘疾的身體,以及政治、禮教、刑罰對身體的束縛,呈現過去對身體的各種描繪與表述方式。
立即購買

《AIR Taipei 搭。不搭嗎?》台北藝術進駐計畫展覽 | 寶藏岩國際藝術村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特展「AIR Taipei」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你以為「AIR Taipei」是航空公司嗎?其實不然! 「AIR Taipei」全名為「Artist-in-Residence Taipei」,即「台北藝術進駐計畫」,是為台北市政府文化政策的一環。 2004年,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接管台北國際藝術村,並依據相關作業要點推動藝術家交流。 2010年,藝術村營運部正式推動「台北藝術進駐計畫」,企圖透過藝術進駐活絡城市空間,創造嶄新的城市氣息。 本展覽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如13號,代表「過去」,以政策發展為主調呈現,輔以藝術進駐的機制說明。 11號展間標誌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在」,將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工作室的樣貌,揭開歷年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場。 9號展間則關乎「未來」,以多項互動性裝置邀請觀眾共同想像台北藝術進駐的未來可能。 不同展間依著各自所代表的歷史區間進行敘事,同時延續展名的趣味性,企圖與觀眾對話。引領觀眾從文化政策的角度觀看城市的變動,重新詮釋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歡迎搭乘AIR Taipei,請系妥安全帶,台北藝術進駐的旅程即將開始!

《反覆演練Re-her-sal:預演》展覽 | 台北當代藝術館

2024年10月19日–12月15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展覽「反覆演練Re-her-sal:預演」來自《反覆演練Re-her-sal》系列計畫。以「反覆演練」為題,並將英文單字「rehearsal(排演)」特意錯拼為「re-her-sal」,強調「her」作為女性受詞的代名詞,並增添錯拼帶來的挑動感。 「re」則帶有「一再」與「repair(修補)」的雙重意涵,試圖將性別的展演擴延為當代藝術的實驗與實踐。性別的「展演」與美術館的「展演」,以不同的詞態與字義形成雙關。 「反覆」則連結生活中的日常、學習、練習、演習等經驗,也與藝術創作中的重複性有關。無論何種形式的創作,背後都是無盡的「反覆演練」。 展名中的「預演(preview)」源自劇場語彙,指非正式的演出,介於作品呈現與排演之間,充滿可能性,是未完成、可修正,也是蓄勢待發。 「反覆演練Re-her-sal:預演」以女性生命經驗、身分與場域為探討,讓觀眾意識「台前(on-stage)」的概念,並重新探問美術館場域中的性別與身體、策展及創作的可能性。展覽鬆動了展演呈現即代表完成的既定觀念,挑戰美術館與展覽的理性框架。本展並不以女性藝術家展覽為號召,而是以「女性經驗與身體」和「空間場域與身分」作為兩大主軸,藉由藝術家的創作去呈現​​女性的生命經驗。 本次展覽邀請了五位藝術家參展。關注身體、擅長限地(site-specific)創作的趙曼君,將台北當代藝術館空間與周遭環境的流變,結合自身家庭故事進行考察與創作。李秀芬則著重於機構與創作的形式化問題,並對評論機制與厭女文化提出批判。程時雍與姸青平時以演員為業,在各個角色與自我之間流轉,思辨愛情的現實與故事。林沛瑤透過影像裝置,呈現女性自我審視與表演意識的生成機制。
立即購買

《身體展演:從歷史圖像看身體之謎》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3月13日–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展覽精選院藏古籍、器物、繪畫等不同類型文物,藉由這些文物上面的圖像,讓文物自身透過醫療、宗教、文化、法律等不同層麵,重新展示與演繹身體。展覽一共分為「身體透視」、「身體操練」、「身體變異」以及「身體規戒」四個單元,探索醫學、法醫、佛道兩教等不同文化脈絡的身體觀,並展現武術、房中、祕戲、舞蹈、體育、導引等身體操練手段。同時,本展覽亦關注人面獸身、獸麵人身與殘疾的身體,以及政治、禮教、刑罰對身體的束縛,呈現過去對身體的各種描繪與表述方式。
立即購買

【中華航空】票價產品免費機上Wi-Fi兌換(搭機前) | 香港

2024年3月18日–2025年12月31日 (UTC+8)
台北
資訊
中華航空
台北-北美、歐洲、紐澳地區(AKL-MEL/BNE來回航班不適用)往返航班可兌換免費機上WiFi

《當自由盛開成舞》展覽 | 忠泰美術館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 忠泰美術館 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在企業大廳挑高明亮、充滿線條與理性的制式空間中,重新思考「空間與自由」、「公私領域劃分」、「管理控制與開放探索」的界線,透過翻轉既定的空間設計與功能區劃,投注柔軟與感性的詮釋語彙,嘗試改變阻隔的邊界,挑戰空間內自由伸展、舞動的極限姿態。 作品將大廳內管制公私領域的「欄桿」,多重複製、向外擴展、翻轉上旋,以掙脫束縛之姿突破空間框架與功能侷限。將二維平面金屬線條轉化為三維空間動態雕塑,為阻隔和劃分空間的欄桿賦予躍動的生命力,挑戰既定空間的風格調性,反思建築空間中限制與自由之間的關係。

《AIR Taipei 搭。不搭嗎?》台北藝術進駐計畫展覽 | 寶藏岩國際藝術村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特展「AIR Taipei」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你以為「AIR Taipei」是航空公司嗎?其實不然! 「AIR Taipei」全名為「Artist-in-Residence Taipei」,即「台北藝術進駐計畫」,是為台北市政府文化政策的一環。 2004年,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接管台北國際藝術村,並依據相關作業要點推動藝術家交流。 2010年,藝術村營運部正式推動「台北藝術進駐計畫」,企圖透過藝術進駐活絡城市空間,創造嶄新的城市氣息。 本展覽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如13號,代表「過去」,以政策發展為主調呈現,輔以藝術進駐的機制說明。 11號展間標誌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在」,將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工作室的樣貌,揭開歷年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場。 9號展間則關乎「未來」,以多項互動性裝置邀請觀眾共同想像台北藝術進駐的未來可能。 不同展間依著各自所代表的歷史區間進行敘事,同時延續展名的趣味性,企圖與觀眾對話。引領觀眾從文化政策的角度觀看城市的變動,重新詮釋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歡迎搭乘AIR Taipei,請系妥安全帶,台北藝術進駐的旅程即將開始!

《當自由盛開成舞》展覽 | 忠泰美術館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 忠泰美術館 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在企業大廳挑高明亮、充滿線條與理性的制式空間中,重新思考「空間與自由」、「公私領域劃分」、「管理控制與開放探索」的界線,透過翻轉既定的空間設計與功能區劃,投注柔軟與感性的詮釋語彙,嘗試改變阻隔的邊界,挑戰空間內自由伸展、舞動的極限姿態。 作品將大廳內管制公私領域的「欄桿」,多重複製、向外擴展、翻轉上旋,以掙脫束縛之姿突破空間框架與功能侷限。將二維平面金屬線條轉化為三維空間動態雕塑,為阻隔和劃分空間的欄桿賦予躍動的生命力,挑戰既定空間的風格調性,反思建築空間中限制與自由之間的關係。

《反覆演練Re-her-sal:預演》展覽 | 台北當代藝術館

2024年10月19日–12月15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展覽「反覆演練Re-her-sal:預演」來自《反覆演練Re-her-sal》系列計畫。以「反覆演練」為題,並將英文單字「rehearsal(排演)」特意錯拼為「re-her-sal」,強調「her」作為女性受詞的代名詞,並增添錯拼帶來的挑動感。 「re」則帶有「一再」與「repair(修補)」的雙重意涵,試圖將性別的展演擴延為當代藝術的實驗與實踐。性別的「展演」與美術館的「展演」,以不同的詞態與字義形成雙關。 「反覆」則連結生活中的日常、學習、練習、演習等經驗,也與藝術創作中的重複性有關。無論何種形式的創作,背後都是無盡的「反覆演練」。 展名中的「預演(preview)」源自劇場語彙,指非正式的演出,介於作品呈現與排演之間,充滿可能性,是未完成、可修正,也是蓄勢待發。 「反覆演練Re-her-sal:預演」以女性生命經驗、身分與場域為探討,讓觀眾意識「台前(on-stage)」的概念,並重新探問美術館場域中的性別與身體、策展及創作的可能性。展覽鬆動了展演呈現即代表完成的既定觀念,挑戰美術館與展覽的理性框架。本展並不以女性藝術家展覽為號召,而是以「女性經驗與身體」和「空間場域與身分」作為兩大主軸,藉由藝術家的創作去呈現​​女性的生命經驗。 本次展覽邀請了五位藝術家參展。關注身體、擅長限地(site-specific)創作的趙曼君,將台北當代藝術館空間與周遭環境的流變,結合自身家庭故事進行考察與創作。李秀芬則著重於機構與創作的形式化問題,並對評論機制與厭女文化提出批判。程時雍與姸青平時以演員為業,在各個角色與自我之間流轉,思辨愛情的現實與故事。林沛瑤透過影像裝置,呈現女性自我審視與表演意識的生成機制。
立即購買

【華航旅客限定】台北旅遊大禮包 | 台北

2024年12月2日–2025年12月31日 (UTC+8)
台北
資訊
中華航空
即日起,於指定連結成功登記並符合資格的香港旅客,即可獲贈台北旅遊大禮包

《偶.多元文化之身》特展 |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24年12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
本特展精選自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經甫博士慷慨捐贈的萬餘件偶戲文物,包括戲偶、戲台、道具、劇本與面具等,展現偶戲文物乘載的多元文化,並由此帶領觀眾探索不同文化的相同之處,促進大眾理解與交流。
立即購買

MoCA Video《檔案重製》林俊耀個展 | 台北當代藝術館

2025年3月15日–5月4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政治會深刻影響每一個人,無論他們是否積極參與。隨著近十年全球的動蕩歲月後,我們愈加意識到藝術、社群媒體與大眾如何在事件中凝聚,共同參與一場又一場的社會運動。 「檔案重置」探討藝術在時間流逝與權力壓制之下,如何承擔見證的角色,於裂縫中尋找可能性,維護多元的政治身分與集體記憶。在一系列錄像作品中,藝術家與參與者以他們的多重身分,在不同時間點詮釋抗爭落幕後的社會語境。本次展出的作品歷時四年創作,迴應日常政治生活中的掙扎,並透過影像思考——當社會運動結束,檔案複製與重製是否能延續那些事件結束後未被言說的政治氛圍與被禁止的社會參與。 本展覽透過影像再現與重構,邀請來自不同背景的觀眾回溯抗爭現場,並共同探索紀實攝影、歷史敘事與日常政治生活之間的複雜關係。
立即購買

MoCA Video《檔案重製》林俊耀個展 | 台北當代藝術館

2025年3月15日–5月4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政治會深刻影響每一個人,無論他們是否積極參與。隨著近十年全球的動蕩歲月後,我們愈加意識到藝術、社群媒體與大眾如何在事件中凝聚,共同參與一場又一場的社會運動。 「檔案重置」探討藝術在時間流逝與權力壓制之下,如何承擔見證的角色,於裂縫中尋找可能性,維護多元的政治身分與集體記憶。在一系列錄像作品中,藝術家與參與者以他們的多重身分,在不同時間點詮釋抗爭落幕後的社會語境。本次展出的作品歷時四年創作,迴應日常政治生活中的掙扎,並透過影像思考——當社會運動結束,檔案複製與重製是否能延續那些事件結束後未被言說的政治氛圍與被禁止的社會參與。 本展覽透過影像再現與重構,邀請來自不同背景的觀眾回溯抗爭現場,並共同探索紀實攝影、歷史敘事與日常政治生活之間的複雜關係。
立即購買

蔡康永《一切都會值得》版畫展 | 台北

2025年3月15日–5月15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繼上一次個展大獲好評後,知名主持人、暢銷書作家及大藝術家蔡康永全新創作「一切都會值得」版畫展,於大稻埕最潮百年古宅選物店「COMPTIOR潮洋行」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展覽。此次展覽中,蔡康永延續以文字記錄下我們感受過、經歷過、但暫時遺忘的為核心透過14款字句風格,以版畫作品傳遞平靜的力量。

路易絲.布爾喬亞個展《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 | 台北

2025年3月15日–6月30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展覽,是台灣首次呈現布爾喬亞的大型展覽,展出超過60件其代表性作品,涵蓋了廣為人知的「蜘蛛」雕塑、珍貴的早期繪畫以及極具象徵意涵的「牢籠」系列等。此次展覽分為三個主題與兩個附章,三大主題分別聚焦於「對母性的關注」、「與父親關係的反思」以及「內心的修復」,深入探討藝術家的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兩個附章則展示了藝術家難得一見的早期繪畫作品及其1960年代的代表性雕塑。

小魔女DoReMi 25週年展 | 台北

2024年12月25日–2025年4月6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小魔女DoReMi 25週年展將於2024年12月25日至2025年4月6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為期近四個月的展覽將為觀眾帶來一場極具紀念價值的視覺饗宴。這個展覽將通過豐富多彩的方式向觀眾展示小魔女DoReMi 25週年展的歷史意義和影響力,讓觀眾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這部經典作品背後的故事和創作理念。此次展覽將透過各種展覽形式,包括視覺展示、互動體驗和主題活動,為觀眾帶來一場全方位的小魔女DoReMi 25週年慶祝盛宴。入場門票僅售HK$54,讓更多的觀眾有機會參與到這場難得一見的展覽盛事中來。不容錯過的小魔女DoReMi 25週年展,讓我們一同共同見證這部經典動畫作品的光輝歷程。

無語言展 | 台北當代藝術館

2025年1月17日–5月4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文字語言作為傳遞訊息的根基,來自於它提供了一種共同標準,使我們的溝通具有相對性,進而達到各種目的。因為相容性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文字語言常成為我們描述、詮釋一切的優位。但在當代藝術的領域裡,這個優位卻成為了另一種追求創造性的指標。 身體感覺到了,語言卻還追不到的東西是什麼? 「No Language」並非是一場藝術創作對抗語言系統分類的陳述過程,而是針對藝術家如何在物質中追求精神性、在詮釋中追求啟發性,以及在現實中追求超越性的身影進行折射。 創造性在每個時代皆有其掙扎身影,如同我們眼前的困境之一,是來自於高度媒體化所帶來的「過多」,演算法迎合偏好,使我們意識到很多可能,但卻不見得體會更多事物。就像是穿著全新的攀巖裝站在練習場中,望著眼前七彩而高聳的岩點出神,我們討論著別人的攀爬路徑,看穿每個挑戰者的身體素質,在運動中想像著冒險,空調里正瀰漫著汗味,但身上新買的機能衣卻吊牌未剪。因為「過多」,我們總意識到自己太慢,對身體力行感到猶豫,嚮往著汗水,卻期待能在趕場中將熱情微波。因此,我們追劇不追問,最終進入了一種自我想像的沖刷,成為反被AI訓練的模型。 在瀏覽中將無意識航行,切換成有意識的漫遊。 也許我們可以將「過多」視為一種在瀏覽中創造凝視的新機會。如同AI語言模型的建立,是以大數據歸納出事物的關聯性來接近世界的,即便它使用「已知」來進行預測,與藝術在未知中探索「不可知」不盡相同,但只要能在邊界意識中創造出事物的新秩序,「過多」依然具有創造性。在這個語境裡,藝術可能從很早以前就開始追求「語言模型」無法創造的「感覺模型」了,因為AI追求的是效能,目的性明確,而藝術追求的是一種存在的價值,一種即便不斷定義,也永遠抽象的感覺。 這個展覽是當櫃檯灣中生代與新生代創作者,在超越議題批判以及智識門檻的過程中,試圖創造共鳴的成就,也是相對於永無止境田調的填充內容更為謙遜的洞見。他們在語言系統裡成為他者,在與現實切近與疏遠的過程中編織著遠方,遠方永遠是抽象的,抽象的極致會迎來純粹,而純粹則會為普遍性帶來契機。
立即購買

蔡康永《一切都會值得》版畫展 | 台北

2025年3月15日–5月15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繼上一次個展大獲好評後,知名主持人、暢銷書作家及大藝術家蔡康永全新創作「一切都會值得」版畫展,於大稻埕最潮百年古宅選物店「COMPTIOR潮洋行」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展覽。此次展覽中,蔡康永延續以文字記錄下我們感受過、經歷過、但暫時遺忘的為核心透過14款字句風格,以版畫作品傳遞平靜的力量。

FEEDER x ELLEGARDEN Sonic Bridges Tour 2025台灣場 | SUB Live House

2025年4月20日–4月21日 (UTC+8)結束
台北
演唱會
FEEDER x ELLEGARDEN Sonic Bridges Tour 2025 台灣場將於 2025 年 4 月 20 日至 4 月 21 日在台北的 SUB Live House 盛大舉行。這將是一場極具震撼力的音樂盛事,FEEDER 和 ELLEGARDEN 這兩支來自英國和日本的樂團將攜手跨國合作,為台灣的樂迷們帶來難得一見的精彩演出。 FEEDER x ELLEGARDEN Sonic Bridges Tour 2025 台灣場將在台北市南港區市民大道八段99號的 SUB Live House 上演,為觀眾帶來一場音樂饗宴。兩天的演出將讓樂迷們沉浸在來自兩支頂尖樂團的音樂饗宴中,感受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音樂碰撞和交融。門票售價為 HK$ 618,讓您輕鬆入場,共同見證這場音樂盛事的璀璨絕倫。 FEEDER x ELLEGARDEN Sonic Bridges Tour 2025 台灣場將為台灣的樂迷們帶來難得的音樂體驗,這將是一場讓人際遇難忘的音樂盛事,絕對是所有音樂愛好者不容錯過的活動。立即購票,加入我們,一起感受來自 FEEDER 和 ELLEGARDEN 的音樂震撼吧!

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 in Taipei | 台北

2024年11月23日–2025年5月31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 in Taipei將於2024年11月23日至2025年05月31日在台北市松壽路12號的ATT 4 FUN舉行。入場費為HK$ 49,讓您有機會欣賞到來自東京的熱門展覽「藝術水族館」。這個展覽將金魚觀賞融入現代藝術空間,透過光影、音樂、香氣以及日本傳統文化,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風貌。從各種形態的金魚到不同季節的企劃展覽,展示設計充滿驚喜,讓您在這夢幻的空間中流連忘返。無論是喜愛者還是攝影愛好者,都能在這裡找到樂趣。金魚作為夏季的代表,將帶給您一場冬日暖心的視覺盛宴。來參觀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 in Taipei,感受金魚之美,探索藝術與自然的奇妙結合。

Animage雜誌和吉卜力展 | 台北

2025年1月8日–4月6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Animage雜誌和吉卜力展將於2025年1月8日至4月6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展覽時間為每日10:00至18:00(售票入場截止時間為17:30),除夕當日休館。主辦單位為聯合數位文創,並得到吉卜力工作室和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的協力。展覽將揭示《Animage》雜誌自1980年代以來對日本動畫產業的貢獻,以及吉卜力工作室成立的背後故事。觀眾將有機會近距離欣賞《風之谷》、《天空之城》和《魔女宅急便》等經典作品的重現場景,並深入了解日本動畫的創作過程。展區還將展示《Animage》雜誌的珍貴內容,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成立秘辛。票價為HK$ 94,絕對是動畫愛好者不容錯過的展覽。走進這個充滿回憶與感動的動畫世界,探索其中的無限魅力!

《群生藝相》書畫中動物形象與意涵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1月14日–4月13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總說 動物是人類在地球上最親密的夥伴。從遠古的神話時代直到現在,它們不斷以各種型態出現在人類生活的各種層面,伴隨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 在書畫、文學等藝術作品中,動物的出現尤其頻繁且精采。古今中外的藝術家們,持續以客觀的描寫或主觀的想像等方式,表現人類對動物的想法與感受。大量優秀藝術作品根據動物創造、渲染出各種意象,並賦予深刻的內涵,使之雋永。 有鑒於此,本展覽敬邀觀眾欣賞院藏有關動物的書畫作品,探究其意象及其美感之底蘊。
立即購買

《天工開物》版畫與素描探索展 | Bluerider ART 藍騎士藝術空間

2025年2月15日–5月15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 台北

2025年2月21日–5月18日 (UTC+8)結束
台北
節慶季節
台灣國際藝術節(Taiw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簡稱TIFA)為台灣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藝術節慶、亞洲最具亮點的藝文盛會。TIFA自2009年推出,於每年春天舉辦,至今已呈現近300檔的國內外經典節目,讓國內的觀眾放眼世界潮流,更將台灣的藝術能量穿透國際,TIFA不僅是國際藝術家匯聚交流的舞台,更是精采紛呈、讓觀眾每一年都引頸期盼的藝術慶典。

克萊蒙·丹尼個展《超越界線,邊界消逝 II》 | 白石畫廊 Whitestone Gallery

2025年3月22日–4月26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覽
此展延續其去年在美國紐約所推出的個展,呈現藝術家《等待》(The Wait) 、《逃脫》(The Escape)、《搏鬥》(The Struggle)等系列最新作品,探討了連結、分裂及分離的主題。邀請觀眾透過一系列引人入勝的隱晦人物形象,探索人類關係中錯綜複雜的動態,在其中,聯繫得以建立、破裂,並被重新定義。

【2025 兒童節】臺北市兒童新樂園親子活動—「救援小英雄波力特展2025」 | 台北市兒童新樂園

2025年4月1日–6月15日 (UTC+8)結束
台北
兒童節
本地生活
喜愛《救援小英雄波力》的大小朋友們注意啦!2025年最令人期待的親子活動——「救援小英雄波力特展2025」,即將在臺北市兒童新樂園盛大登場,展期從4月1日持續至6月15日。這次特展將帶來一系列精彩絕倫的設施,包括充滿樂趣的氣墊遊戲區、充滿挑戰的嚕嚕車迷宮,以及充滿互動性的遊戲區,讓孩子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波力的救援冒險世界中。在這裡,孩子們不僅能夠體驗各種刺激的遊戲,還能在寓教於樂的環境中學習到團隊合作和問題解決的能力。這將是一個讓全家人都能享受的美好時光,千萬不要錯過這個與波力一起探索與成長的絕佳機會!

波伽利台北演唱會2025 | 台北大巨蛋

4月4日 (UTC+8)結束
台北
演唱會
波伽利台北演唱會2025定於2025年4月4日在台北大巨蛋隆重舉行。這將是一場音樂盛事,讓樂迷們能夠在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15號的這個矚目場地共同見證。波伽利在2025年將帶來令人驚嘆的現場表演,無疑將成為音樂史上的一大亮點。這將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觀眾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感受到最純粹的音樂魅力。萬勿錯過波伽利台北演唱會2025,一場定格時光的音樂饗宴即將展開!

【台北】張學友《60+》巡迴演唱會 | 台北小巨蛋

2025年4月4日–4月20日 (UTC+8)結束
台北
演唱會
張學友
台北小巨蛋將於2025年4月4日至4月20日迎來張學友《60+》巡迴演唱會,這是一次無與倫比的音樂盛事!張學友將用他充滿情感的歌聲,呈現數十年來無數經典金曲,為現場觀眾帶來無法忘懷的感動。不要錯過這場盛大的音樂派對,連續三周,每個周五、周六、周日與歌神相會,敬請期待吧!門票價格暫未公佈,最新2025張學友演唱會,請持續關注Trip.com。

更多熱門主題

新濠尊屬系列:郭富城夢幻舞林演唱會2025 最新活動(7 月更新)

3個活動

2025 年 7 月 在日本橫濱 · Mrs. GREEN APPLE MAGICAL 10週年紀念演唱會的熱門活動(7 月更新)

2個活動

2024 在新濠尊屬系列:郭富城夢幻舞林演唱會2025的熱門活動(7 月更新)

1個活動

李知恩演唱會:日期、行程和門票價格(7 月更新)

24個活動

2025 7 月日本橫濱 · Mrs. GREEN APPLE MAGICAL 10週年紀念演唱會演唱會:日期、行程和門票價格(7 月更新)

2個活動

2025展會:日期、行程和門票價格(7 月更新)

6685個活動

更多熱門活動

中國澳門 · 陳奕迅FEAR and DREAMS世界巡迴演唱會 – 澳門(最終站) | 銀河綜藝館

2025年8月1日–8月10日 (UTC+8)
澳門

2025香港足球盛會 利物浦 vs AC米蘭 | 啟德體育園

7月26日 (UTC+8)
香港

2025香港足球盛會 利物浦 vs AC米蘭 | 啟德體育園

7月26日 (UTC+8)
香港

2025香港足球盛會 阿仙奴 vs 托特納姆熱刺 | 啟德體育園

7月31日 (UTC+8)
香港

2025香港足球盛會 阿仙奴 vs 托特納姆熱刺 | 啟德體育園

7月31日 (UTC+8)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