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搜尋紀錄
熱門景點
台北
日月潭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高雄
台中

法蘭西島大區 最新活動(9 月更新)

已複製至剪貼簿
Are you interested in Tropical Palm Tree Paint Night?
245 people have participated in this poll
Yes
No
50%
50%
×
已複製至剪貼簿
類型
全部類型
展覽
演唱會
展會
藝術活動
節慶季節
運動賽事
音樂節
位置
所有位置
法國
巴黎
塞納-聖丹尼
上塞納
塞納-馬恩
伊夫林
聖但尼
楠泰爾
龐坦
埃松
凡爾賽
尤里
布瓦西堡
馬西
斯坦
維勒潘特
勒布朗-梅尼勒
聖克盧
蒙特勒伊
皮托
萬塞訥
楓丹白露
塞夫爾
瓦勒德馬恩
奧貝讓維爾
羅曼維爾
昂吉安萊班
奧爾日河畔聖米舍
布洛涅-比揚古
聖日耳曼昂萊
基揚古爾
沙蒂永
普瓦西
耶爾
普羅萬
布里孔特羅貝爾
謝爾西
瓦勒德瓦茲
馬爾庫西
裡索朗日
梅訥西
蒙特羅
事件狀態
全部事件狀態
現正舉行
熱門程度 開始時間
《被搶救的加沙珍寶》五千年歷史展 | 阿拉伯文化中心

《被搶救的加沙珍寶》五千年歷史展 | 阿拉伯文化中心

2025年4月3日–11月2日 (UTC+1)
巴黎
展覽
加沙擁有許多各個時代的考古遺址,但目前這些遺址都處於危險之中。因此,IMA 以多種方式提供了非凡的收藏品,這些收藏品由極具價值的文物組成,它們在歷史的變幻中得以倖免於災難,並揭示了其歷史的深度,這是一筆無價的財富,其複雜性在本次展覽中得以展現。自 2007 年以來,日內瓦藝術與歷史博物館 (MAH) 已成為近 529 件屬於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考古藏品的博物館避難所,這些藏品從未能夠歸還加沙:這些雙耳瓶、小雕像、墓碑、油燈、小雕像、馬賽克等可追溯到青銅時代至奧斯曼帝國時期,它們構成了一個藏品系列,鑒於最近的破壞,它們已成為參考。
迪士尼百年展 | 巴黎

迪士尼百年展 | 巴黎

2025年4月10日–10月5日 (UTC+1)
巴黎
展覽
巴黎展覽中心(Paris Expo Porte de Versailles)迎來「Disney100:L'Exposition」迪士尼百年展覽! 這場展覽匯聚了超過250件珍貴藏品,包括經典動畫手稿、電影道具、服裝和飾品等,帶您穿越迪士尼百年創作歷程。 展覽分為十個主題畫廊,涵蓋從1937年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到2021年的《海洋奇緣》等經典動畫,以及皮克斯、漫威和星際大戰等現代作品。互動裝置、沉浸式體驗和珍稀展品將帶您走進迪士尼的魔法世界,感受每一段故事的魅力。
「永恆的巴黎聖母院」沉浸式探索體驗|展覽休閒 | 博新全宇宙(成都)沉浸式探索中心

「永恆的巴黎聖母院」沉浸式探索體驗|展覽休閒 | 博新全宇宙(成都)沉浸式探索中心

2025年5月1日–2026年4月30日 (UTC+8)
巴黎
展覽
來自巴黎的「永恆的巴黎聖母院」沉浸式探索體驗現已登陸成都。活動將於成都高新區盛華北路116號10棟附101-301的博新全宇宙(成都)沉浸式探索中心舉行,展示從2025年5月1日至2026年4月30日期間。門票售價為158元,一旦購票完成即不接受退款。這次活動將帶您穿越時空,以獨特的方式探索巴黎聖母院的歷史與文化,讓您彷彿身臨其境,感受這座永恆建築的獨特魅力。不容錯過的精彩體驗,讓您在成都也能感受到巴黎的浪漫與神秘。
沃爾夫岡·提爾曼斯 《沒有什麼能讓我們做好準備,一切都讓我們做好準備》展覽 | 蓬皮杜藝術中心

沃爾夫岡·提爾曼斯 《沒有什麼能讓我們做好準備,一切都讓我們做好準備》展覽 | 蓬皮杜藝術中心

2025年6月13日–9月22日 (UTC+1)
巴黎
展覽
為了在大樓關閉進行五年的裝修之前結束項目,德國藝術家沃爾夫岡·提爾曼斯(1968年出生於德國)被賦予了完全的創作自由,接管公共訊息圖書館(Bpi)二層的6000平方米空間。他將通過自己的美學宇宙探索圖書館的形式——其建築和佈局——以及其功能,如知識的傳遞、可訪問性和資源共享。提爾曼斯的攝影作品植根於20世紀90年代初的反文化精神,深入探討了我們這個時代媒體和訊息平台的深刻變革。通過提出製作、觀看和對比圖像的新方式——無論是在彼此之間還是在視訊、音樂、文本和表演等學科之間——他邀請我們擁抱一種更新的人文主義。
《薩金特的巴黎歲月(1874-1884)》奧賽美術館特展 | 奧賽博物館

《薩金特的巴黎歲月(1874-1884)》奧賽美術館特展 | 奧賽博物館

2025年9月23日–2026年1月11日 (UTC+1)
巴黎
展覽
約翰·辛格·薩金特(1856 年生於佛羅倫薩,1925 年卒於倫敦)與詹姆斯·麥克尼爾·惠斯勒一起,是同時代最著名的美國藝術家,無疑是 19 世紀和 20 世紀初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在美國備受推崇(他創作的“X 夫人”肖像被視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藝術收藏中的“蒙娜麗莎”),在英國他也享有盛譽,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是在英國度過的。然而,在法國,他的名字和作品仍然鮮為人知,奧賽博物館希望 2025 年秋季的展覽能夠改變這一現狀。
紀堯姆·博塔齊在巴黎的繪畫展 | 巴黎

紀堯姆·博塔齊在巴黎的繪畫展 | 巴黎

2020年3月19日–2030年3月18日 (UTC+1)
巴黎
展覽
紀堯姆·博塔齊在巴黎的繪畫作品展 | 巴黎

紀堯姆·博塔齊在巴黎的繪畫作品展 | 巴黎

2020年3月19日–2030年3月18日 (UTC+1)
巴黎
展覽
近東古跡對話博物館重要作品展 | 羅浮宮

近東古跡對話博物館重要作品展 | 羅浮宮

2024年2月29日–2025年9月28日 (UTC+1)
巴黎
展覽
畢加索收藏作品展 |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

畢加索收藏作品展 |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

2024年3月12日–2027年3月12日 (UTC+1)
巴黎
展覽
巴黎國立畢加索博物館的藏品是一段非凡歷史的結晶,這要歸功於定名程序——如今,它是最大的畢加索作品公共收藏,被稱為“畢加索的畢加索”。這些藏品來自藝術家工作室,讓我們更好地瞭解畢加索的美學探索,他時而令人不安,時而多元,時而矛盾,時而反思,時而手勢,時而概念化,他是一位唯美主義者,時而堅定的活動家,時而修補匠,時而詩人。他是象徵主義者、立體主義者、古典主義者、超現實主義者,還是僅僅是具象主義者和政治主義者?
吉列爾莫·庫伊特卡《夏佩爾》展覽 |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

吉列爾莫·庫伊特卡《夏佩爾》展覽 |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

2024年10月15日–2027年12月31日 (UTC+1)
巴黎
展覽
應巴黎國立畢加索博物館的邀請,阿根廷藝術家 Guillermo Kuitca(生於 1961 年)在薩萊府邸的小教堂創作了一件場地特定作品。自 2007 年在威尼斯雙年展上亮相以來,Kuitca 開發了一種與建築相呼應的新語言,藝術家稱之為“立體派繪畫”,其中一組相交的線條,就像平面上的許多褶皺一樣,直接部署在牆壁上,形成一個新的繪畫空間。
《尼基·德·聖法勒和讓·丁格利》回顧展 | 巴黎大皇宫

《尼基·德·聖法勒和讓·丁格利》回顧展 | 巴黎大皇宫

2025年1月1日–2026年1月4日 (UTC+1)
巴黎
展覽
本次展覽將重新回顧妮基·聖法勒(1930-2002) 和讓·丁格利(1925-1991) 這對傳奇夫婦藝術生涯中的高光時刻。兩位藝術伴侶聯袂展出,各類彩色雕塑和機械藝術,還有從未公開的檔案影片和獨家文獻。
巴黎時裝週 | 巴黎

巴黎時裝週 | 巴黎

2025年1月21日–10月7日 (UTC+1)
巴黎
節慶季節
巴黎時裝週(Semaine de la mode de Paris)是在法國巴黎每半年舉行的時裝週,每年分春夏和秋冬兩季,由法國高級定製和時尚聯合會(FHCM)主辦。巴黎時裝週是公認的四大時裝週之一,按時間順序,為每季的最後一站(紐約→倫敦→米蘭→巴黎)。 除了女裝成衣展外,還舉辦男裝成衣展和高級定製(Haute Couture)展,也是四大時裝週裡唯一特別設立有“高級定製時裝週”的,這三類時裝展在不同周舉辦。
聖羅蘭:哈米什·鮑爾斯收藏展 | 巴黎伊夫聖羅蘭博物館

聖羅蘭:哈米什·鮑爾斯收藏展 | 巴黎伊夫聖羅蘭博物館

2025年1月30日–2026年1月4日 (UTC+1)
巴黎
展覽
從 2025 年 1 月 30 日至 2026 年 1 月 4 日,馬拉喀什伊夫聖羅蘭博物館誠邀您體驗伊夫聖羅蘭:哈米什鮑爾斯收藏,五十三首優雅頌歌通過出色的借展方式栩栩如生地呈現,定會令遊客著迷。
《蘇伊士運河的建造》路易·羅伯特·居維爾攝影作品展 | 奧賽博物館

《蘇伊士運河的建造》路易·羅伯特·居維爾攝影作品展 | 奧賽博物館

2025年3月18日–9月14日 (UTC+1)
巴黎
展覽
奧賽博物館正在展出路易·羅伯特·居維葉於1866年至1867年拍攝的一本珍貴的攝影集,這是一份關於蘇伊士運河修建工程的珍貴記錄。這組照片展現了攝影——工業時代的典型媒介——如何在早期就被用於技術、金融、商業和外交領域。
馬克西米利安·呂斯《風景的本能》展覽 | 蒙馬特博物館

馬克西米利安·呂斯《風景的本能》展覽 | 蒙馬特博物館

2025年3月21日–9月14日 (UTC+1)
巴黎
展覽
作為一位描繪城市、鄉村風景和人文狀況的畫家,他捕捉到了他那個時代的社會和工業變革。
《保持微笑!龐圖斯·胡爾滕的印刷宇宙》作品展 | Institut Suédois

《保持微笑!龐圖斯·胡爾滕的印刷宇宙》作品展 | Institut Suédois

2025年3月28日–9月21日 (UTC+1)
巴黎
展覽
蓬圖斯·於爾丹(Pontus Hultén,1924-2006)是全球多家重要藝術機構的負責人,他徹底改變了藝術世界及其在社會中的地位。作為藝術史學家和策展人,蓬圖斯·於爾丹為全球多家重要博物館的創立做出了貢獻,包括他於1958年至1973年擔任館長的斯德哥爾摩現代博物館,以及他於1973年至1981年擔任蓬皮杜藝術中心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首任館長的蓬圖斯·於爾丹。他創造了歷史,並通過展覽確立了這些博物館的全球聲譽,這些展覽既是對社會的批判,也是對整體體驗的呈現,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界限。 20世紀60年代,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過一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展覽,包括妮基·德·聖法勒、讓·丁格利和佩爾·奧洛夫·烏爾特維特創作的宏偉標誌性雕塑《Hon》*。在雕塑前,人們蜂擁而至,試圖進入一個巨大的陰道。展覽“Modellen – for ett bättre samhälle”**邀請孩子們探索和重塑博物館空間,以此作為社會變革的隱喻。同樣,公眾可以參與“Poesin måste göras av alla. Förändra världen!”***展覽的部分創作,並撥打電話表達對展覽內容的意見。為了讓藝術惠及所有人,並使其融入日常生活,蓬圖斯·於爾登是首批延長博物館開放時間的人之一。它的定價政策也是對開放性和民主化的渴望的一部分:例如,“安迪·沃霍爾”展覽目錄(1968 年,現代博物館)的售價為一美元。
莫里索&佩特羅維奇雙人展 | 馬蒙丹莫奈美術館

莫里索&佩特羅維奇雙人展 | 馬蒙丹莫奈美術館

2025年4月9日–9月14日 (UTC+1)
巴黎
展覽
自2019年以來,博物館邀請當代藝術家與其收藏進行對話。在第九屆“意外對話”中,博物館選擇邀請了弗朗索瓦絲·佩特羅維奇,這位在法國及國際藝術界享有盛譽的藝術家。在此次從2025年4月9日至9月14日的“意外對話”中,她選擇了另一位女性藝術家——貝爾特·莫里索,她們共同探討肖像、童年、青春期和親密關係等主題。在這裡,莫里索的《玫瑰葵》和佩特羅維奇的《陽光》之間的對比突顯了兩位畫家之間的另一座橋樑:對自然的非常具象且內在的關係。
《通過人工智能看世界》展覽 | 國立網球場美術館

《通過人工智能看世界》展覽 | 國立網球場美術館

2025年4月11日–9月21日 (UTC+1)
巴黎
展覽
“人工智能的世界”展覽精選了2016年至今創作的一系列作品,其中許多作品此前從未公開過,它們探討了我們如何“根據人工智能”或“通過人工智能的稜鏡”來體驗世界。此次展覽專為網球場現代藝術博物館(Jeu de Paume)設計,旨在展現“分析型人工智能”(包括計算機視覺和麵部識別系統)與“生成型人工智能”之間的根本區別。時間膠囊如同珍奇櫃,將現在與過去連接起來,將當下的變革置於歷史的視角中。
芭芭拉·蔡斯-呂布《非洲崛起 II》展覽 | 羅浮宮

芭芭拉·蔡斯-呂布《非洲崛起 II》展覽 | 羅浮宮

2025年5月22日–11月16日 (UTC+1)
巴黎
展覽
1997 年,芭芭拉·蔡斯-呂布 (Barbara Chase-Riboud,1939 年出生於費城;自 1961 年起生活和工作在巴黎)創作了《非洲崛起》,這是美國的一個公共委員會,旨在紀念在紐約華爾街地下發現的四百名非裔美國人的遺體。自 1998 年以來,這座紀念碑一直陳列在附近的泰德·魏斯聯邦大樓。在《非洲崛起》中,蔡斯-呂布彙集了看似不同的靈感,但通過她,它們共存:盧浮宮的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莎拉·巴特曼(19 世紀以“霍屯督維納斯”為名物化);以及模特娜奧米·坎貝爾的容貌。通過這種方式,她創作了一座紀念人類美麗和超越的紀念碑。近三十年後,她首次在盧浮宮和杜樂麗花園向法國公眾展示了《非洲崛起 II》 。
塞來斯特·布爾希爾-穆熱諾個展 | 巴黎商品交易所-皮諾私人美術館

塞來斯特·布爾希爾-穆熱諾個展 | 巴黎商品交易所-皮諾私人美術館

2025年6月1日–9月21日 (UTC+1)
巴黎
展覽
藝術家 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 帶著她的多感官裝置“clinamen”佔據了巴黎商業交易所的圓形大廳,該裝置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呈現,與該場所的建築風格產生共鳴。
帕斯卡爾·馬蒂納·塔尤《Tchâm:Confidences》展覽 | Galleria Continua

帕斯卡爾·馬蒂納·塔尤《Tchâm:Confidences》展覽 | Galleria Continua

2025年6月1日–12月21日 (UTC+1)
布瓦西堡
展覽
“巴西主義”是著名喀麥隆藝術家帕斯卡爾·馬蒂納·塔尤在聖保羅的首次個展,也是他與常青畫廊攜手在A Gentil Carioca舉辦的第二次個展。展覽將展出藝術家的全新作品,深入探討其多維度的藝術實踐,構建起跨文化與語境的活力對話。這也是藝術家自2002年參加第25屆聖保羅雙年展以來重返聖保羅的又一次。
斯蒂芬妮·曼西《血肉之軀》展覽 | Galleria Continua

斯蒂芬妮·曼西《血肉之軀》展覽 | Galleria Continua

2025年6月1日–12月21日 (UTC+1)
布瓦西堡
展覽
常青畫廊的“藝術與未來”空間誠邀所有觀眾體驗藝術,並與當地社區進行對話。畫廊致力於促進本地參與者與國際網絡之間的交流,打造一個共同暢想當下與未來的平台。 斯蒂芬妮·曼西的到來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畫廊周圍濃密而層次豐富的景觀的關注。這裡以格蘭德莫林河的流淌為標誌,自14世紀以來,這條河的流向一直滋養著沿岸的人類活動。
瑪麗·洛爾·德·德克爾《形象即承諾》展覽 | 歐洲攝影館

瑪麗·洛爾·德·德克爾《形象即承諾》展覽 | 歐洲攝影館

2025年6月4日–9月28日 (UTC+1)
巴黎
展覽
瑪麗-勞爾·德·德克爾展覽是首次為這位新聞攝影界的領軍人物舉辦的大型回顧展。通過修復她的作品,巴黎環境保護部向她致敬,突出了她的視野和方法,這些視野和方法能夠將歷史與私密性融合在一起,在今天仍然具有獨特的共鳴。
凡爾賽宮夜晚噴泉秀 |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夜晚噴泉秀 | 凡爾賽宮

2025年6月7日–9月20日 (UTC+1)
凡爾賽
節慶季節
每個夏季的週六晚上,凡爾賽宮的皇家花園將被數千盞燈光裝點,邀請您伴隨太陽王的音樂節奏,踏上一段時光之旅。 這是一場魔幻的漫步之旅,帶您探索噴泉,併為所有年齡段的觀眾呈現一場令人眼花繚亂的煙花大結局!夜間噴泉秀是一個獨特的機會,讓您漫步於通常不對公眾開放的林間小道,欣賞在水與光的交織下煥發生機的噴泉。在漫步中重新發現從呂利到沙爾龐蒂耶,從格魯克到拉莫的巴洛克音樂經典詠歎調。這是一次獨特而神奇的體驗。 這場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漫步充滿驚奇與驚喜,最終在凡爾賽宮花園最大的水池——海神池,呈現出壯麗的水柱和光瀑布的組合。在晚上的盛大結局中,世界著名的 Groupe F 煙火專家將在公園的大視角上演一場皇家煙火秀! 特別日期: 6月7日、14日和21日的週六,夜間噴泉秀的票持有者有機會穿著巴洛克風格的服裝參加。 7月14日星期一——法國國慶日 8月15日星期五——火之夜噴泉秀 9月20日星期六——電子夜噴泉秀
麗塔·阿克曼《Doubles》展覽 | 巴黎

麗塔·阿克曼《Doubles》展覽 | 巴黎

2025年6月11日–10月4日 (UTC+1)
巴黎
展覽
麗塔·阿克曼在豪瑟沃斯巴黎畫廊的首次展覽中,呈現了一系列全新繪畫作品及相關的大型紙上作品,這些作品探討了“雙重”的主題。在展出的作品中,阿克曼不僅喚起了雙重實體的存在,更揭示了其結構。這些作品以出人意料的材質組合為創新,並以鮮明的概念張力為特徵,其靈感源自兩位法國文化巨匠——讓-呂克·戈達爾和保羅·維利里奧。作品既令人不安,又要求嚴謹。
《銀色俳句》邁克爾·肯納亞洲攝影展 | 吉美博物館

《銀色俳句》邁克爾·肯納亞洲攝影展 | 吉美博物館

2025年6月11日–9月29日 (UTC+1)
巴黎
展覽
麥可肯納 (Michael Kenna) 的作品始於 20 世紀 70 年代,其形式語彙融合了 20 世紀多位攝影先鋒的風格。自 1987 年首次訪問日本以來,他不斷回到亞洲,透過自身美學的棱鏡審視這片群島的風景,並於 21 世紀將視野拓展至中國、韓國、印度和東南亞。他的作品與東亞古典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他的作品中,單色的運用、簡潔的表達、對空靈的大膽運用以及超越主題的渴望,都令人聯想到日本水墨畫(水墨畫)。同樣,某些構圖也令人聯想到日本漆器工藝(包括蒔繪技法),而對比例的運用則將雪景轉化為書法。除了美學之外,這些連結還包括對緩慢的接受、對完美的追求、對主題的周期性回歸、工藝倫理甚至精神層面。
《我們毫無準備——我們早已準備好》展覽 | 蓬皮杜藝術中心

《我們毫無準備——我們早已準備好》展覽 | 蓬皮杜藝術中心

2025年6月13日–9月22日 (UTC+1)
巴黎
展覽
《我們毫無準備——我們早已準備好》是德國藝術家沃爾夫岡·提爾曼斯在巴黎蓬皮杜中心舉辦的一場大型沉浸式展覽,以攝影、影像、聲音、文字和表演為媒介,展現其35年的藝術實踐。展覽在蓬皮杜中心閉館前的公共資訊圖書館內舉行,佔據兩層約6000平方米的空間,探索空間作為知識與情感交匯場域的可能性。
安娜·瑪麗亞·馬約利諾《我在這裡 我在這裡》展覽 |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

安娜·瑪麗亞·馬約利諾《我在這裡 我在這裡》展覽 |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

2025年6月14日–9月21日 (UTC+1)
巴黎
展覽
2025年6月14日至9月21日,巴黎國立畢加索博物館將迎來巴西藝術家安娜·瑪麗亞·麥歐利諾,舉辦她在法國的首次個展“安娜·瑪麗亞·麥歐利諾。我在這裡。我在這裡”。展覽作為巴西在法國文化季的一部分(由埃米利奧·卡利爾擔任總策展人),是巴西藝術在巴黎的亮點之一。展覽由塞巴斯蒂安·德洛和費爾南達·布倫納策劃。安娜·瑪麗亞·麥歐利諾近期榮獲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此次展覽將展出約百件作品,包括其從未發表過的素描、雕塑、繪畫和影像作品。
安娜·瑪麗亞·馬約利諾個展《我在這裡》 |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

安娜·瑪麗亞·馬約利諾個展《我在這裡》 |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

2025年6月14日–9月21日 (UTC+1)
巴黎
展覽
2025年6月14日至9月21日,巴黎國立畢卡索博物館將迎來巴西藝術家安娜·瑪麗亞·麥歐利諾,舉辦她在法國的首次個展「安娜·瑪麗亞·麥歐利諾,我在這裡,我在這裡」。此次展覽是巴西在法國文化季的一部分(由埃米利奧·卡利爾擔任總策展人),也是巴西藝術在巴黎的亮點之一。展覽由塞巴斯蒂安·德洛和費爾南達·布倫納策劃。安娜·瑪麗亞·麥歐利諾近期榮獲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此次展覽將展出約百件作品,包括其從未發表過的素描、雕塑、繪畫和影像作品。
波伏娃、薩特、賈科梅蒂《絕對的眩暈》展覽 | Institut Giacometti

波伏娃、薩特、賈科梅蒂《絕對的眩暈》展覽 | Institut Giacometti

2025年6月19日–10月12日 (UTC+1)
巴黎
展覽
在巴比肯藝術中心一個全新的私密展廳內,當代藝術家胡瑪·巴巴的大型雕塑作品與20世紀雕塑家阿爾貝託·賈科梅蒂的作品形成了新的對話。展覽中的雕塑作品橫跨近一個世紀的藝術創作,其材質涵蓋石膏、青銅、陶土和現成物。巴巴職業生涯中的作品與賈科梅蒂的標誌性作品(主要創作於二戰後)一同展出。
...
SEVENTEEN《NEW_》演唱会2025香港站|SEVENTEEN WORLD TOUR [NEW_] IN HONGKONG | 香港啟德主場館

SEVENTEEN《NEW_》演唱会2025香港站|SEVENTEEN WORLD TOUR [NEW_] IN HONGKONG | 香港啟德主場館

2025年9月27日–9月28日 (UTC+8)
香港
第33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 | 澳門

第33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 | 澳門

2025年9月6日–10月6日 (UTC+8)
澳門
2025 WTT冠軍賽澳門站 | 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

2025 WTT冠軍賽澳門站 | 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

2025年9月9日–9月14日 (UTC+8)
澳門
TWICE演唱會2025曼谷站|TWICE《THIS IS FOR》WORLD TOUR - BANGKOK | IMPACT 體育館

TWICE演唱會2025曼谷站|TWICE《THIS IS FOR》WORLD TOUR - BANGKOK | IMPACT 體育館

2025年12月13日–12月14日 (UTC+7)
巴革
中國香港 · BLACKPINK WORLD TOUR <DEADLINE> IN HONGKONG | 啟德主場館

中國香港 · BLACKPINK WORLD TOUR <DEADLINE> IN HONGKONG | 啟德主場館

2026年1月24日–1月25日 (UTC+8)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