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
事件狀態
熱門程度
開始時間
清水寺青龍會 | 京都
2025年3月14日–9月15日 (UTC+9)
京都
傳說中清水寺的觀音會化身為青龍,
並在夜裡到境內的瀑布喝水,因此也祭祀著夜叉神,
這個活動就是因為這個傳說而特別舉辦的,
也為來參拜的民眾們祈福。
這條舞動的藍龍從奧野遊行到清水寺周圍的鵝卵石街道。青龍被認為是保護京都市的四大神只之一。除了藍色巨龍,還有穿著傳統武士服的男人,街道上充滿了音樂和壯觀的舞蹈。真的很神奇!
春節在3月14日至15日和4月3日。秋季是9月14日至15日,從14:00(下午2點)開始。
清水寺青龍會 | 京都
2025年3月14日–9月15日 (UTC+9)
京都
傳說中清水寺的觀音會化身為青龍,
並在夜裡到境內的瀑布喝水,因此也祭祀著夜叉神,
這個活動就是因為這個傳說而特別舉辦的,
也為來參拜的民眾們祈福。
這條舞動的藍龍從奧野遊行到清水寺周圍的鵝卵石街道。青龍被認為是保護京都市的四大神只之一。除了藍色巨龍,還有穿著傳統武士服的男人,街道上充滿了音樂和壯觀的舞蹈。真的很神奇!
春節在3月14日至15日和4月3日。秋季是9月14日至15日,從14:00(下午2點)開始。
大阪·關西世博會《日本、美之熔爐:跨文化交流的軌跡》紀念特展 | 京都國立博物館
2025年4月19日–6月15日 (UTC+9)
京都
此次特展旨在借2025年大阪世博會之際,在中外文化探索與交流中呈現日本藝術的歷史瑰寶。多年來展出了200多件地區稀有文物,包括繪畫、雕塑、素描和工藝品,跨越了從前日本歷史到明治時代的1000多年,是日本藝術跨文化交流的一場嘲諷。
日本食物文化特展 | 京都文化博物馆
2025年4月26日–7月6日 (UTC+9)
京都
2013年,“和食”(日本傳統料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十年。“和食——日本的自然,人民的智慧”特別展自東京國立科學博物館首展以來,一直在全國巡迴展出,如今即將來到和食的發源地京都。
越來越受到世界關注的和食,將從科學、歷史等多個角度,以及豐富的標本和資料進行介紹。展覽將探索日本列島多元自然孕育的豐富食材、源於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技術、歷史變遷,乃至未來。我們將探索和食的魅力,它看似熟悉,卻又令人感到陌生。
2025 京都國際漫畫及動漫博覽會 | 京都市勸業館
2025年9月20日–9月21日 (UTC+9)
京都
京都常被人們視為傳統、文化和日本歷史的中心——誠然,這一切並非虛言,它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樂趣和現代氣息的旅遊勝地。京都國際動漫展正是這種感覺的最佳時機!
九月中下旬,不妨前往古都京都,體驗這場為期兩天、匯聚各種動漫和藝術的盛會。京都國際動漫節在宮古展覽中心舉辦,集展覽、市場和節日於一體,是關西地區規模最大的活動之一。
2025 京都國際漫畫及動漫博覽會 | 京都市勸業館
2025年9月20日–9月21日 (UTC+9)
京都
京都常被人們視為傳統、文化和日本歷史的中心——誠然,這一切並非虛言,它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樂趣和現代氣息的旅遊勝地。京都國際動漫展正是這種感覺的最佳時機!
九月中下旬,不妨前往古都京都,體驗這場為期兩天、匯聚各種動漫和藝術的盛會。京都國際動漫節在宮古展覽中心舉辦,集展覽、市場和節日於一體,是關西地區規模最大的活動之一。
龍谷大學特別企畫展《大谷探險隊吉川小一郎》 | 龍谷大學
2025年4月19日–6月22日 (UTC+9)
京都
龍谷博物館(距離京都站步行約 12 分鐘,位於西本願寺前)將於 4 月 19 日星期六至 6 月 22 日星期日舉辦春季特別展“大谷探險:吉川光一郎 - 探索與堅持,探索男人”。
大阪·關西世博會《日本、美之熔爐:跨文化交流的軌跡》紀念特展 | 京都國立博物館
2025年4月19日–6月15日 (UTC+9)
京都
此次特展旨在借2025年大阪世博會之際,在中外文化探索與交流中呈現日本藝術的歷史瑰寶。多年來展出了200多件地區稀有文物,包括繪畫、雕塑、素描和工藝品,跨越了從前日本歷史到明治時代的1000多年,是日本藝術跨文化交流的一場嘲諷。
龍谷大學特別企畫展《大谷探險隊吉川小一郎》 | 龍谷大學
2025年4月19日–6月22日 (UTC+9)
京都
龍谷博物館(距離京都站步行約 12 分鐘,位於西本願寺前)將於 4 月 19 日星期六至 6 月 22 日星期日舉辦春季特別展“大谷探險:吉川光一郎 - 探索與堅持,探索男人”。
名作紀念展《泉屋博古館的迴歸:古代珍寶》 | 泉屋博古館
2025年4月26日–6月8日 (UTC+9)
京都
2025年春天,京都東山鹿谷的博物館將迎來開館65週年,經過一年的整修工程,將以全新的面貌重新開放。紀念活動的第一部分將介紹日本、中國和韓國從古代到現代的工藝美術傑作,重點介紹一直是我們活動核心的住友家族的傳世藝術品。其中有自古聞名的傑作,也有隨著時間推移而獲得新價值的精品,甚至還有未來有潛力引起關注的稀有物品。他們時而高貴,時而善良,每次見面,都會露出不同的表情。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再次接觸到觸動觀眾心靈的永恆住友系列的深度。
堂本印象逝世50週年展 | 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
2025年10月7日–11月24日 (UTC+9)
京都
堂本印象(1891-1975)於1918年進入京都市立繪畫專門學校,1920年進入西山水二創辦的藝術學校精工社苦讀。深草在第一屆帝展展上首次入選,在第三屆帝展中,長瑪麗祖被選為特別選拔者,在第六屆帝展活動中,華嚴獲得了帝國藝術學院獎。他的專長是細緻的具象繪畫,但60歲移居歐洲後,他轉向抽象風格,完成了用動態筆觸表達的抽象繪畫。此次展覽是為了紀念堂本印象逝世50週年而舉辦的,是對他繪畫生涯的一次大型回顧展,重點展示了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在政府展覽中展出的作品,也是對這位不僅著名的藝術家的一次很好的慶祝方式在京都藝術界乃至全國範圍內,讓我們仔細看看整個故事。
京都工藝家《染織布藝的冒險之旅》特展 | 京都市美術館
2025年4月11日–6月15日 (UTC+9)
京都
在京都,眾多染織工藝家以多年積累的染織技術為基礎,創作出許多優秀的作品。近代以後,工藝家們開始追求更加自由的表現形式。例如,山鹿清華和中村鵬生的手織錦緞,運用多種材料的捻線來表現豐富的紋理。而20世紀60年代後期,纖維藝術也蓬勃發展。本次展覽結合近年的新館藏,從技法與材質的選擇,以及獨特的表現形式這些視角出發,回顧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京都染織藝術的發展。此次春季館藏展,也是自本館翻修重開以來首次在北迴廊二樓舉行的藏品展,廣闊的展覽空間將帶來更具震撼力的觀展體驗。
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