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梅·史密斯 x 勒內·馬格利特《馬格利特博物館的對話》展覽 | 布魯塞爾
展覽
在讓-米歇爾·福隆(Jean-MichelFolon)為期六個月的展覽之後,現在輪到1979年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畫家艾米麗·梅·史密斯(Emily MaeSmith)在馬格利特博物館定居並建立個人對話與比利時偶像的宇宙。這位在紐約(美國)生活和工作的藝術家將展出大約三十件作品。
艾米莉·梅·史密斯 (Emily Mae Smith) 作品中反覆出現的角色是一個擬人化的掃帚人物,其靈感來自迪斯尼幻想曲(1940)中的巫師學徒片段,該片段改編自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97 年的詩歌。這個人物成為她的化身,同時指的是畫家的畫筆,女僕的工作工具,女巫的神話化工具。
艾米麗·梅·史密斯 (Emily Mae Smith)在各種空間中展示這個刷掃帚人物:17 世紀的內部、岩石外部、洞穴等。她用從象徵主義(頭骨、花朵、靜物等)和超現實主義中借來的道具和物品來陪伴它。在她的作品中,她很容易直接引用藝術史和馬格利特的作品:比如蘋果、燒焦的蠟燭、岩石......有時,甚至馬格利特的畫作也會出現在她的作品中,營造出一種詩意的迷霧。
除了參考或暗示之外,艾米莉·梅·史密斯(Emily Mae Smith)的畫作與勒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畫作之間的聯繫也顯示出對圖像建構的敏銳感覺和對視覺詭計的品味。兩位藝術家都選擇使用“雙重自我”的形象,前者是戴帽子的男人,後者是掃帚,使每個人都成為他們的自畫像。最後,他們的繪畫技巧具有明確的輪廓,以及圖像中文本的存在或“顯示-隱藏”的方面,為他們的繪畫賦予了一種奇怪的維度,使觀眾處於質疑、困惑和沉思的狀態。
史密斯還與馬格利特分享了某種黑色幽默,因為她喜歡玩弄她的“雙重自我”。通過賦予她的角色多種形式,有時是經典的:裝扮成一個創造性的天才,有時是順從的:被降級為家庭用品,夢見遙遠的地方......然後,她用它來質疑女性在繪畫和我們社會中的地位。一個伎倆隱藏著另一個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