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
事件狀態
熱門程度
開始時間
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 in Taipei | 台北
2024年11月23日–2025年5月31日 (UTC+8)
台北
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 in Taipei將於2024年11月23日至2025年05月31日在台北市松壽路12號的ATT 4 FUN舉行。入場費為HK$ 49,讓您有機會欣賞到來自東京的熱門展覽「藝術水族館」。這個展覽將金魚觀賞融入現代藝術空間,透過光影、音樂、香氣以及日本傳統文化,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風貌。從各種形態的金魚到不同季節的企劃展覽,展示設計充滿驚喜,讓您在這夢幻的空間中流連忘返。無論是喜愛者還是攝影愛好者,都能在這裡找到樂趣。金魚作為夏季的代表,將帶給您一場冬日暖心的視覺盛宴。來參觀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 in Taipei,感受金魚之美,探索藝術與自然的奇妙結合。
《AIR Taipei 搭。不搭嗎?》台北藝術進駐計畫展覽 | 寶藏岩國際藝術村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特展「AIR Taipei」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你以為「AIR Taipei」是航空公司嗎?其實不然! 「AIR Taipei」全名為「Artist-in-Residence Taipei」,即「台北藝術進駐計畫」,是為台北市政府文化政策的一環。 2004年,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接管台北國際藝術村,並依據相關作業要點推動藝術家交流。 2010年,藝術村營運部正式推動「台北藝術進駐計畫」,企圖透過藝術進駐活絡城市空間,創造嶄新的城市氣息。 本展覽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如13號,代表「過去」,以政策發展為主調呈現,輔以藝術進駐的機制說明。 11號展間標誌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在」,將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工作室的樣貌,揭開歷年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場。 9號展間則關乎「未來」,以多項互動性裝置邀請觀眾共同想像台北藝術進駐的未來可能。 不同展間依著各自所代表的歷史區間進行敘事,同時延續展名的趣味性,企圖與觀眾對話。引領觀眾從文化政策的角度觀看城市的變動,重新詮釋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歡迎搭乘AIR Taipei,請系妥安全帶,台北藝術進駐的旅程即將開始!
《當自由盛開成舞》展覽 | 忠泰美術館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 忠泰美術館 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在企業大廳挑高明亮、充滿線條與理性的制式空間中,重新思考「空間與自由」、「公私領域劃分」、「管理控制與開放探索」的界線,透過翻轉既定的空間設計與功能區劃,投注柔軟與感性的詮釋語彙,嘗試改變阻隔的邊界,挑戰空間內自由伸展、舞動的極限姿態。 作品將大廳內管制公私領域的「欄桿」,多重複製、向外擴展、翻轉上旋,以掙脫束縛之姿突破空間框架與功能侷限。將二維平面金屬線條轉化為三維空間動態雕塑,為阻隔和劃分空間的欄桿賦予躍動的生命力,挑戰既定空間的風格調性,反思建築空間中限制與自由之間的關係。
《當自由盛開成舞》展覽 | 忠泰美術館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 忠泰美術館 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在企業大廳挑高明亮、充滿線條與理性的制式空間中,重新思考「空間與自由」、「公私領域劃分」、「管理控制與開放探索」的界線,透過翻轉既定的空間設計與功能區劃,投注柔軟與感性的詮釋語彙,嘗試改變阻隔的邊界,挑戰空間內自由伸展、舞動的極限姿態。 作品將大廳內管制公私領域的「欄桿」,多重複製、向外擴展、翻轉上旋,以掙脫束縛之姿突破空間框架與功能侷限。將二維平面金屬線條轉化為三維空間動態雕塑,為阻隔和劃分空間的欄桿賦予躍動的生命力,挑戰既定空間的風格調性,反思建築空間中限制與自由之間的關係。
《AIR Taipei 搭。不搭嗎?》台北藝術進駐計畫展覽 | 寶藏岩國際藝術村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特展「AIR Taipei」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你以為「AIR Taipei」是航空公司嗎?其實不然! 「AIR Taipei」全名為「Artist-in-Residence Taipei」,即「台北藝術進駐計畫」,是為台北市政府文化政策的一環。 2004年,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接管台北國際藝術村,並依據相關作業要點推動藝術家交流。 2010年,藝術村營運部正式推動「台北藝術進駐計畫」,企圖透過藝術進駐活絡城市空間,創造嶄新的城市氣息。 本展覽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如13號,代表「過去」,以政策發展為主調呈現,輔以藝術進駐的機制說明。 11號展間標誌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在」,將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工作室的樣貌,揭開歷年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場。 9號展間則關乎「未來」,以多項互動性裝置邀請觀眾共同想像台北藝術進駐的未來可能。 不同展間依著各自所代表的歷史區間進行敘事,同時延續展名的趣味性,企圖與觀眾對話。引領觀眾從文化政策的角度觀看城市的變動,重新詮釋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歡迎搭乘AIR Taipei,請系妥安全帶,台北藝術進駐的旅程即將開始!
【台北】Imagine Dragons《LOOM》世界巡演 | 南港展覽館
11月28日 (UTC+8)結束
台北
曾在 2015、2018 年⼝碑好到爆棚完售開唱、⽣涯 1,600 億次數位串流天量、榮獲葛萊美獎「最佳搖滾演出」的 Imagine Dragons(謎幻樂團)睽違6年!隆重宣佈將帶著全新世界巡迴《Imagine Dragons : LOOM WORLD TOUR LIVE IN TAIPEI》11 ⽉ 28 ⽇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三度登台熱⾎開唱。2008 年成軍的 Imagine Dragons 打造出全新流⾏搖滾樂種,兼具另類和獨立調性,透過磅礴旋律傳達出歌詞中的正能量,⾸⾸作品撼動⼈⼼。距離上次來台已有6年之久,每次開唱都零負評的 Imagine Dragons 無疑是樂迷們今年最期待朝聖的⼀場演唱會,隨著新作品《LOOM》發⾏,全新世界巡迴《Imagine Dragons : LOOM WORLD TOUR》同步起跑,主唱 Dan Reynolds 興奮⼜俏⽪地說:「這個世界巡迴不是只有北美,很多場次都要公布了,所以不要管別⼈怎麼說,我保證,我們願意唱遍全世界,包括美洲、歐洲還有亞洲,是真的世界巡迴!」沒有食⾔的 Imagine Dragons 確定將在 11 ⽉ 28 ⽇,帶著嶄新的搖滾能量三度站上台北,絕對不能錯過⼀票難求的 Imagine Dragons!
Imagine Dragons演唱會2024台北站 | 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
11月28日 (UTC+8)結束
台北
Imagine Dragons演唱會2024台北站將於2024年11月28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隆重舉行。這將是一場無法錯過的音樂盛事,屆時將有來自美國的知名搖滾樂團Imagine Dragons帶來精彩紛呈的現場演出,讓觀眾沉浸在澎湃的音樂氛圍中。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是一個舉辦大型活動的理想場地,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先進的設施將為觀眾帶來舒適愉悅的觀賞體驗。屆時,觀眾們將有機會在這個令人振奮的音樂之夜中與偶像近距離接觸,共同締造難忘的回憶。無論您是樂迷還是音樂愛好者,Imagine Dragons演唱會2024台北站絕對是您不容錯過的一場精彩盛會。趕快標記日曆,預留這個難得的機會,與您心愛的樂團共度一個充滿音樂與激情的夜晚吧!
劉德華演唱會2024台北站 | 台北小巨蛋
2024年10月1日–11月30日 (UTC+8)結束
台北
劉德華演唱會2024台北站將在台北小巨蛋隆重舉行。這場盛大的音樂盛事將於2024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期間展開,為歌迷們帶來一場難忘的音樂饗宴。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2號將成為華語樂壇傳奇歌手劉德華的歌唱舞台。這次在台北舉行的演唱會將呈現劉德華經典金曲,讓觀眾沉浸在動人的音樂之中。不容錯過的劉德華演唱會2024台北站將為台北市民和遠道而來的歌迷們帶來一場感動人心的音樂體驗。務必 mark 下這段時間,與劉德華一同共度美好時光!
【台北】藤井風《Best of Fujii Kaze 2020-2024》亞洲巡演 | 台北
11月16日 (UTC+8)結束
台北
剛在橫濱日產體育場成功舉辦為期兩天的“Feelin' Good”演唱會,共動員了14 萬名觀眾到場的日本創作歌手—— 藤井風(Fujii Kaze),8月25日驚喜宣佈開啟全新亞洲巡演“Best of Fujii Kaze 2020-2024 ASIA TOUR”,與去年以個人及鋼琴單獨演出的形式相比,場館和舞台規格將全面升級。其中台北站更確認於11 月16 日星期六在台北小巨蛋登場!
藤井風在年幼時受父親影響開始練習古典鋼琴。自12 歲起在YouTube 上傳熱門歌曲的自彈自唱影片,逐漸引起音樂業界關注,並正式簽下唱片合約。 2020 年5 月,藤井風發行了首張專輯《HELP EVER HURT NEVER》,隨即在Billboard Japan 的熱門專輯榜奪冠。當時全球正處於疫情的肆虐之中,隔年9 月,藤井風於橫濱日產體育場舉辦了一場名為“Free” 的線上演唱會,在沒有任何現場觀眾的情況下,僅憑一台三角鋼琴在可容納7 萬人的體育場內獨自演出,並透過YouTube 全球直播,創下最高達17 萬9 千名觀眾同時在線觀看的紀錄,更登上Twitter(現為X)全球流行趨勢話題首位。
2022年3月,藤井風推出了第二張完整專輯《LOVE ALL SERVE ALL》,取名靈感來自他最珍視的一句箴言,並與首張專輯主題相呼應,本作再次獲得Billboard Japan 的排行榜首位,同時獲得了日本多個重量級獎項。同年7 月,藤井風首張專輯中的歌曲〈Shinunoga E-Wa〉從泰國社群開始走紅,最終除了登上Spotify 全球熱播單曲榜第四位,更於包含泰國、印尼、越南、韓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巴西和埃及等23個國家的當地榜單奪冠,也在美國拿下亞軍的傲人成績。 10 月,藤井風在大阪的松下吹田體育場舉行“LOVE ALL SERVE ALL STADIUM LIVE” 演唱會,達成7 萬張門票完售紀錄。 2023 年6 月至7 月,藤井風完成了他的首次亞洲巡演,於7 個城市舉行共計11 個場次全數完售,而今年的“Best of Fujii Kaze 2020-2024 ASIA TOUR”場館及舞台規格將全面升級,挑戰各城市的大型體育館。首站於10月26日在新加坡展開,接著至吉隆坡、曼谷、台北、雅加達、香港、馬尼拉及首爾等八個城市進行演出。搭配巡演公開的好消息,先前僅於Apple Music和Spotify上架的精選輯“Best of Fujii Kaze 2020-2024”,目前也已在所有串流平台上架!“Best of Fujii Kaze 2020-2024 ASIA TOUR in Taipei”預定於2024 年11 月16 日星期六舉行,藤井風將首次登上最具指標性的台北小巨蛋,帶來更華麗強大的舞台及感官震撼!
《上升的階梯》清代士人的科考生活 | 台北
2024年10月19日–2025年4月16日 (UTC+8)結束
台北
科舉制度為歷史悠久的選官制度,從隋代所創立到大清帝國入主中原,已持續了大約一千年。清代為了收攏社會菁英,延續科舉取才的制度,讀書人通過競爭激烈的科舉考試獲取任官資格,然科舉不止是進入官方體制工作,更代表了一個身分上升的社會機制。除了中式者,其家族社會身分、地位也會產生改變。
展覽環繞士人的科考生活,首先從科舉制度出發,清沿明制,科舉制度成熟,清代「國家設科取士,文武並重」,除了文科科舉,武科科舉在清代逐漸制度化,併成為另一條晉升官紳階級的重要道路。其次進一步討論這些讀書人的生活狀況、人生價值及挫折。包含讀書備考、從地方到省城或京師的赴考生活,以及為了準備考試,造成的經濟負擔以及各式壓力。接著討論辦理試務的官員們如何建構考場防弊措施,而又有許多考生企圖尋找捷徑,藉由作弊獲取功名。最後通過重重考驗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然而為官之路通達抑或宦海浮沉,透過檔案、搢紳錄,讓我們一窺清代進士金榜題名後的宦跡路程。
《上升的階梯》清代士人的科考生活 | 台北
2024年10月19日–2025年4月16日 (UTC+8)結束
台北
科舉制度為歷史悠久的選官制度,從隋代所創立到大清帝國入主中原,已持續了大約一千年。清代為了收攏社會菁英,延續科舉取才的制度,讀書人通過競爭激烈的科舉考試獲取任官資格,然科舉不止是進入官方體制工作,更代表了一個身分上升的社會機制。除了中式者,其家族社會身分、地位也會產生改變。
展覽環繞士人的科考生活,首先從科舉制度出發,清沿明制,科舉制度成熟,清代「國家設科取士,文武並重」,除了文科科舉,武科科舉在清代逐漸制度化,併成為另一條晉升官紳階級的重要道路。其次進一步討論這些讀書人的生活狀況、人生價值及挫折。包含讀書備考、從地方到省城或京師的赴考生活,以及為了準備考試,造成的經濟負擔以及各式壓力。接著討論辦理試務的官員們如何建構考場防弊措施,而又有許多考生企圖尋找捷徑,藉由作弊獲取功名。最後通過重重考驗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然而為官之路通達抑或宦海浮沉,透過檔案、搢紳錄,讓我們一窺清代進士金榜題名後的宦跡路程。
【台北】劉德華2024《今天…is the Day》巡迴演唱會 | 台北小巨蛋
2024年10月31日–11月3日 (UTC+8)結束
台北
劉德華日前陸續公開2024巡迴演唱會開唱城市,台北站將會在10月31-11月3日於台北小巨蛋開唱!
【台北】《舞台 Stage》李吉祥 x 鄭農軒 x 楊佳蓉三人聯展 | 當代一畫廊
2024年11月1日–12月14日 (UTC+8)結束
台北
當代一畫廊將於11月1日起展出《舞台》三人聯展,參展藝術家包括李吉祥、鄭農軒與楊佳蓉。本次展覽以「舞台」為主題,探討其作為觀看介質的雙重性質:一方面,舞台製造出一種與現實暫時脫離的斷裂感,引觀眾進入表演的情境;另一方面,舞台同時又是現實的鏡像,通過各種符號與情節,提供更多與日常生活連結與共情的的契機。這種介於現實與想像之間的空間,激發了無限的遐想與解讀,正如三位藝術家的創作一樣。
三位藝術家通過各自的創作,構築了一個介於觀者與作品之間的「第三空間」——這個空間跨越了傳統的觀看模式,強調觀者在作品詮釋與理解過程中的主動性與參與感,邀請每位觀眾帶著自身的經驗與情感來重新定義作品的內涵與意義。
《FUTURE VISION LAB》2024沉浸式展 | 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 (C-LAB)
2024年11月1日–12月22日 (UTC+8)結束
台北
沉浸式展演資訊![FUTURE VISION LAB 2024將於11月1日起至12月22日,連續8個週末,展映匯聚台、德、澳、中、日、韓、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精彩作品,與創作者們一起潛入沉浸式作品帶來的感官體驗之中,今年度「FUTURE VISION LAB 2024」,將於11月1日起至12月22日,連續8個週末,展映匯聚台、德、澳、中、日、韓、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精彩作品,共計15檔節目和3場推廣講座及工作坊,呈現展覽、播映和現場Live 演出等不同形式,一次掌握C-LAB穹頂劇場(FVL DOME)最新的創作內容,與創作者們一起潛入沉浸式作品帶來的感官體驗之中。
《FUTURE VISION LAB》2024沉浸式展 | 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 (C-LAB)
2024年11月1日–12月22日 (UTC+8)結束
台北
沉浸式展演資訊![FUTURE VISION LAB 2024將於11月1日起至12月22日,連續8個週末,展映匯聚台、德、澳、中、日、韓、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精彩作品,與創作者們一起潛入沉浸式作品帶來的感官體驗之中,今年度「FUTURE VISION LAB 2024」,將於11月1日起至12月22日,連續8個週末,展映匯聚台、德、澳、中、日、韓、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精彩作品,共計15檔節目和3場推廣講座及工作坊,呈現展覽、播映和現場Live 演出等不同形式,一次掌握C-LAB穹頂劇場(FVL DOME)最新的創作內容,與創作者們一起潛入沉浸式作品帶來的感官體驗之中。
無形建築 亞洲巡演-台北站 | 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
11月6日 (UTC+8)結束
台北
無形建築亞洲巡演-台北站將於2024年11月6日在台北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隆重舉行。此次活動將呈現無形建築獨特的藝術風格,將觀眾帶入一個充滿想像力和創意的藝術世界。演出將以HK$ 121的票價向大眾開放,讓更多人有機會欣賞這場難得一見的精彩演出。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作為活動場地,將為觀眾營造舒適且專注於藝術的氛圍,讓他們能夠全心投入欣賞無形建築的表演。這將是一個不容錯過的藝術盛事,無形建築亞洲巡演-台北站定會給觀眾帶來一場難忘且震撼人心的藝術饗宴。
【台北】《Wizard of Oz綠野仙蹤》中文版音樂劇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2024年11月8日–11月10日 (UTC+8)結束
台北
不敗經典童話精彩翻玩,家庭音樂劇天花板等級大戲! 5歲到95歲都能得到啟發!
劇風再起!全新翻轉的奇幻製作《綠野仙蹤》中文版音樂劇2024即將回歸!滿場熱情洋溢的歌曲和華麗的舞蹈表演,色彩繽紛的舞台和驚奇角色,呈現一個奇妙的異想世界,將您帶入一趟驚奇之旅,《綠野仙蹤》是給台灣大小觀眾的一道幸福綠光,一次不可思議的視聽饗宴,一場深刻美好的夢。
Imagine Dragons Concert 2024 Taipei|Imagine Dragons:LOOM WORLD TOUR LIVE IN TAIPEI | Nanga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 Hall 1
Nov 28, 2024 (UTC+8)結束
台北
After selling out concerts with overwhelming acclaim in 2015 and 2018, and with an astounding 160 billion digital streams and a Grammy Award for "Best Rock Performance," Imagine Dragons is back after six years! The band is proud to announce their return to Taipei with their brand-new world tour, "Imagine Dragons: LOOM WORLD TOUR LIVE IN TAIPEI," taking place on November 28th at the Taipei Nangang Exhibition Center. This will be their third electrifying performance in Taiwan.
Formed in 2008, Imagine Dragons has crafted a new genre of pop rock that blends alternative and indie elements, delivering powerful melodies that convey the positive energy within their lyrics, resonating deeply with audiences. It’s been six years since their last visit to Taiwan, and with every show receiving rave reviews, Imagine Dragons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anticipated concert for fans this year. With the release of their new album "LOOM," the "Imagine Dragons: LOOM WORLD TOUR" is kicking off, and lead singer Dan Reynolds excitedly and playfully said, "This world tour is not just in North America; many more shows are to be announced. So, don’t listen to what others say—I promise, we’re ready to perform all over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Americas, Europe, and Asia. It’s a true world tour!"
Imagine Dragons, staying true to their word, is set to bring their fresh rock energy to Taipei for the third time on November 28th. This is a concert you can’t afford to miss—tickets are sure to sell out quickly!
《跨‧交‧通:從「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到「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展覽 |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臺北館
2021年3月25日–2024年12月31日 (UTC+8)結束
台北
本展以「跨‧交‧通」為名,反映本建築因使用單位更迭所承載的歷史記憶,以及其在空間利用功能幾度轉變間,仍持續扮演的「跨域、交流、溝通」的關鍵角色。在大阪商船時期,本建築是執掌台灣近海航運客貨流通牛耳的商辦大樓;於台航公司、公路局使用期間,它是推動台灣航運發展、見證重大公路工程及早期客運網絡擘劃的公務行政中心。古蹟修復後不僅重現建築的歷史風華,「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的進駐,亦使其轉型為致力推動台灣攝影及影像藝術傳承、發展、溝通、跨域及跨國交流的類美術館空間,賦予了古蹟以富含人文價值的新生命。本展透過文獻、照片、建築遺構及歷史文物,介紹本古蹟自「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台航大樓」、「公路大樓」至「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80餘年來的建築生命史,回顧其所走過的歲月足跡及修復再利用歷程。
《一年計劃:「川堂」》展覽 | 台北當代藝術館
2024年1月28日–12月29日 (UTC+8)結束
台北
台北當代藝術館今年打開新的展覽場域,自1月27日起展開為期一年的展覽計劃,由藝術家賴志盛精心打造一個全新的「川堂」場域,將藝術館與學校之間的空間串聯起來。這個展覽場域以百年前建成小學校的古蹟建築為藍本,提供觀者趣味的乒乓球展開互動體驗,喚醒昔日的青春記憶。 當代館是全台第一座與學校共構的美術館,與建成國中以一扇白門相隔。賴志盛的作品「川堂」位於館內入口正中間的一個展廳,打開白門後延伸搭建成一座露台,化身為一個可以穿梭遊走的新川堂。藝術家在兩側各放置一張約150公斤的白色石桌,觀眾在觀看之餘,可以拿起現場提供的乒乓球與球拍,與對面的觀眾在這張合併的球桌上創造一來一往的新感覺,重新體驗校園時光,並以另一種視角觀賞古蹟建築。
立即購買
《台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覽【台北】《台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覽 | 忠泰美術館
2024年8月31日–2025年1月12日 (UTC+8)結束
台北
[忠泰美術館長期思考並探索城市建築議題,《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覽欲爬梳臺灣建築於 1980-2010 這三十年間的發展變化與重要事件,瞭解臺灣建築如何演變至今。]忠泰美術館長期思考並探索城市建築議題,本展邀龔書章擔任總策劃,並由王增榮、吳光庭、郭文亮、詹偉雄、褚瑞基、王俊雄、林芳慧組成研究小組,與忠泰美術館團隊共同策劃本展,欲爬梳臺灣建築於 1980-2010 這三十年間的發展變化與重要事件,瞭解臺灣建築如何演變至今。本展以「解嚴世代」稱呼約 1963 年前後數年出生於臺灣,並於 1987 年解嚴前後完成大學建築教育的建築人。本展聚焦於這群解嚴世代的作品或行動所展現出非傳統、非傳承的「不連續性」特質,從展覽、媒體、設計等面向梳理出解嚴世代的特殊群像,並試圖辯證解嚴世代所代表的新價值觀,其形成的反轉力如何改變了臺灣建築。 這股集體的反轉力量是必然、還是偶然?在時代社會劇變的湧動之下,是否必然地給予這群人面對時代轉變,爭取自由解放的機會,進而成為一波又一波的反轉力?抑或是這群人憑自身的意志,開創出另一種新的地平線?「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本展的命題,不是一項政治提問,也不是要為特定對象立碑,而是希望透過回看與梳理這轉變中的時代與個人之關係,試圖勾勒出我們理解臺灣建築自身豐富而多元發展的初步脈絡。
《典藏開卷:日治時期寫真帖中的台灣》展覽 |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臺北館
2024年9月5日–2025年1月5日 (UTC+8)結束
台北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典藏開卷:日治時期寫真帖的臺灣」展覽呈現20世紀初期代表臺灣意象的豐富物產、在地風土及民生狀態;這些栩栩如生的照片,思想起過往臺灣的社會情境及生活樣貌。] 你能想像百年前的臺灣水果攤在賣什麼?如何進行疫苗注射及全城消毒大清潔?首位訪臺的日本皇太子又看到了什麼樣的臺灣?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典藏開卷:日治時期寫真帖的臺灣」展覽中,可以看見20世紀初期代表臺灣意象的豐富物產、在地風土及民生狀態;這些栩栩如生的照片,也讓我們思想起過往臺灣的社會情境及生活樣貌。 「典藏開卷:日治時期寫真帖的臺灣」展覽,於9月5日將搶先開展3樓展間,包含呈現1919年霍亂疫情防疫實況的《大政八年台北廳下虎列拉流行概況》,提醒著剛經歷過新冠肺炎疫情的我們,歷史迴返的借鏡與對照。另一部《行啟紀念寫真帖》,為1923年日本當時的皇太子裕仁親王在臺12天的視察行程紀錄照片;此次行啟事件可以說是臺灣20世紀的第一場政治秀,展覽中可以看到裕仁皇太子訪臺過程留下的一些「行啟紀念物」,也有許多現在已不復存在的歷史景物,讓觀眾能藉以體會當時的時光情境。此外,1930年代所發行的《臺灣寫真通信》如同一本廣博豐富的「南國勝景指南」,本展精選其中的特色照片,再現臺灣百年前風光明媚的風景名勝、特色物產、文化報導,讓我們認識縱然時空變換,依然美不勝收的臺灣八景。 本展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首度以典藏的日治時期寫真帖為核心,透過豐富詳盡的介紹,提供觀眾進入照片的影像細節、歷史典故的開卷體驗。這些豐富的詮釋內容是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自2020年起陸續與專家學者們共同合作,針對照片內容進行考據、研究與詮釋,並將成果陸續轉化為官方網站的線上開放資源與大眾分享。「典藏開卷」於10月10日國慶日將接續上檔2樓展間的展覽內容,並將於展期間舉辦多元的教育推廣活動,歡迎熱愛文史內容、從事教育相關的民眾與工作者,一起來到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看照片,感受時光記憶以及其中的故事。
《四通八達》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4年9月5日–2025年3月2日 (UTC+8)結束
台北
道里,道路與里程數的合稱詞,古代道里交通圖,泛指以道里為主要內容,或是兼繪道路,記有里程數的各種地圖,除單件形式外,亦經常以插圖方式,附存在書籍之中,因此,凡具道里內容特性者,不論書或圖,皆在展示範疇之內。
就功能言,古代道里交通圖籍,與今日電子交通指南系統大抵相似,皆在指引交通,兼而表現道路周遭地貌,隨著製圖技術的演進,今、古道里交通圖籍外觀已大不相同,其普及與便利性,更不可同日而語,現代電子交通指南,形式單一,隨手可得,而古代道里交通圖的數量雖然不多,但品類、形式豐富多元,比如商書裡的路引、路程圖,方誌書籍經常附刻的府、縣地圖,或是專為帝王出巡、謁陵編繪的往返程站細圖,將士戍防巡邊專用的邊防圖,串聯四方的大型驛路圖,以及省、府、州、縣等地方政區圖裡,連帶繪出的城市路線圖等。
展覽精選院藏14世紀至20世紀初期,具道里特性圖籍總二十組件,分兩檔展出,第一檔有:驛路大觀、南北大路、清帝謁陵、行遍天下、市民大道等單元;第二檔維持前、後不變,其餘調整為巡邊之路、翻山越嶺、南巡路上。
除文物外,「走在台灣的路上」多媒體互動裝置,以〈康熙台灣輿圖〉(台博館藏)與〈乾隆台灣地圖〉為素材,結合新竹至本院交通路線空拍動態影像,兩相輝映,提供觀眾行走古代台灣南北大路的真實感受。
立即購買
【台北】《公主駕到!清代文獻中的公主身影》展覽 | 台北
2024年9月7日–12月1日 (UTC+8)結束
台北
歷史上有許多「無聲之聲」。他們不見得在文獻裡被詳細記載,卻一樣行過土地、參與時代,擁有獨一無二的人生故事。
在往昔以男性為中心的傳統社會裡,女性經常是相對無聲的一群。然而,女性如何立足於歷史?他們留下哪些足跡?這次例行展就從女性史主題出發,以在小說或戲劇中依然令人熟悉的「清朝公主」為主題,來嘗試摸索這些課題。
展覽內容以本院所藏清宮檔案文獻為主,呈現清朝公主的身分制度、人際關係、生命故事,及他們在清帝國政治運作中的位置與意義。在這些各類文獻裡,也許我們能找找看,歷史主流敘事之外的人們,在過去與現在,留下了什麼樣的聲音與姿態。
【台北】《群英飛羽》2024世界瀕危野鳥攝影聯展 | 臺北市立動物園
2024年9月14日–11月3日 (UTC+8)結束
台北
展出「群英飛羽世界野鳥攝影團隊」80餘幅鳥類攝影作品,包括台灣特有種、台灣特有亞種、猛禽、迷鳥、世界瀕危鳥種,以及國外拍攝的猛禽或其他鳥種等,展現全球豐富迷人的野鳥生態。藉由影像創作帶領民眾認識各種生活周遭常見或珍稀瀕危鳥類,向社會大眾傳遞自然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台北】《伊誕.巴瓦瓦隆:山上的風依舊香》展覽 | 亞洲藝術中心 Asia Art Center
2024年9月14日–11月10日 (UTC+8)結束
台北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來到以前出發的地方──胡德夫‘最最遙遠的路’
台灣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即將在 2024 年 9 月 14 日至 11 月 10 日於亞洲藝術中心(台北)舉辦的個展“山上的風依舊香”,是延續與迴應自 2014 年在北美館個展“山上的風很香”的概念,那是伊誕在經歷 2009 年莫拉克風災後的首次個展,更是其創作生涯中第一次大型且具脈絡整理的個展。而時隔10年,本次個展“山上的風依舊香”,分別以“風”與“靈鳥”兩種形象寓言著伊誕在藝術中的世界觀。在伊誕的的觀念中,靈鳥象徵著永恆的存有,即使物換星移,生命、萬物都無可避免地隨時間流轉與變化,但因為那永恆的牽引,才讓山上拂來的風依舊是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