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狀態
熱門程度
開始時間
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 in Taipei | 台北
2024年11月23日–2025年5月31日 (UTC+8)
台北
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 in Taipei將於2024年11月23日至2025年05月31日在台北市松壽路12號的ATT 4 FUN舉行。入場費為HK$ 49,讓您有機會欣賞到來自東京的熱門展覽「藝術水族館」。這個展覽將金魚觀賞融入現代藝術空間,透過光影、音樂、香氣以及日本傳統文化,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風貌。從各種形態的金魚到不同季節的企劃展覽,展示設計充滿驚喜,讓您在這夢幻的空間中流連忘返。無論是喜愛者還是攝影愛好者,都能在這裡找到樂趣。金魚作為夏季的代表,將帶給您一場冬日暖心的視覺盛宴。來參觀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 in Taipei,感受金魚之美,探索藝術與自然的奇妙結合。
2025 寶藏岩光節《趖 sô》 | 寶藏岩國際藝術村
2025年3月22日–5月25日 (UTC+8)
台北
今年寶藏岩光節以「趖sô」為主題,呼應蛇年的同時,更藉由「趖」在台語中「緩慢、閒盪」的意涵,期待在這個總是催促我們向前的時代,創造一處讓人放慢腳步、重新發現行走意義的地方——在漫遊中,與自己、與他人、與這片土地展開深刻的對話。
路易絲.布爾喬亞個展《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 | 台北
2025年3月15日–6月30日 (UTC+8)
台北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展覽,是台灣首次呈現布爾喬亞的大型展覽,展出超過60件其代表性作品,涵蓋了廣為人知的「蜘蛛」雕塑、珍貴的早期繪畫以及極具象徵意涵的「牢籠」系列等。此次展覽分為三個主題與兩個附章,三大主題分別聚焦於「對母性的關注」、「與父親關係的反思」以及「內心的修復」,深入探討藝術家的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兩個附章則展示了藝術家難得一見的早期繪畫作品及其1960年代的代表性雕塑。
路易絲.布爾喬亞個展《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 | 台北
2025年3月15日–6月30日 (UTC+8)
台北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展覽,是台灣首次呈現布爾喬亞的大型展覽,展出超過60件其代表性作品,涵蓋了廣為人知的「蜘蛛」雕塑、珍貴的早期繪畫以及極具象徵意涵的「牢籠」系列等。此次展覽分為三個主題與兩個附章,三大主題分別聚焦於「對母性的關注」、「與父親關係的反思」以及「內心的修復」,深入探討藝術家的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兩個附章則展示了藝術家難得一見的早期繪畫作品及其1960年代的代表性雕塑。
《精神時光屋》遊智涵創作個展 | 台北
2025年4月15日–6月1日 (UTC+8)
台北
精神時光屋|遊智涵創作個展資訊 展覽「精神時光屋」以早期電子遊戲為靈感,帶領觀眾從2020年代的高解析度現況,回顧1990年代數位影像的像素化歷程。走入展場彷彿進入時光隧道,重現早期數位影像的視覺與身體經驗,喚起人們對數位影像的感受與記憶。透過回憶操作電子遊戲機的經驗,重新探討當代繪畫與數位介面影像之間的關係,並從數位鄉愁的感性經驗出發,讓觀眾重新體驗過去與數位影像的互動,並反思數位與物質之間的關係。 展覽分為兩個系列。 《Snake系列》作品對比了平滑的數位視覺與卡頓的繪畫觸覺,突顯數位影像與傳統繪畫在視覺表現上的差異。而《Punch out!!系列》則探討身體直接面對「生理肉」與間接操作介面中「數位肉」之間的對比,反映數位介面如何改變人們對身體與空間的感知。展覽中,數位影像不再是純粹的虛擬存在,而是具有物質性與身體性的實體。
《AIR Taipei 搭。不搭嗎?》台北藝術進駐計畫展覽 | 寶藏岩國際藝術村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特展「AIR Taipei」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你以為「AIR Taipei」是航空公司嗎?其實不然! 「AIR Taipei」全名為「Artist-in-Residence Taipei」,即「台北藝術進駐計畫」,是為台北市政府文化政策的一環。 2004年,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接管台北國際藝術村,並依據相關作業要點推動藝術家交流。 2010年,藝術村營運部正式推動「台北藝術進駐計畫」,企圖透過藝術進駐活絡城市空間,創造嶄新的城市氣息。 本展覽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如13號,代表「過去」,以政策發展為主調呈現,輔以藝術進駐的機制說明。 11號展間標誌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在」,將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工作室的樣貌,揭開歷年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場。 9號展間則關乎「未來」,以多項互動性裝置邀請觀眾共同想像台北藝術進駐的未來可能。 不同展間依著各自所代表的歷史區間進行敘事,同時延續展名的趣味性,企圖與觀眾對話。引領觀眾從文化政策的角度觀看城市的變動,重新詮釋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歡迎搭乘AIR Taipei,請系妥安全帶,台北藝術進駐的旅程即將開始!
蔡康永《一切都會值得》版畫展 | 台北
2025年3月15日–5月15日 (UTC+8)
台北
繼上一次個展大獲好評後,知名主持人、暢銷書作家及大藝術家蔡康永全新創作「一切都會值得」版畫展,於大稻埕最潮百年古宅選物店「COMPTIOR潮洋行」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展覽。此次展覽中,蔡康永延續以文字記錄下我們感受過、經歷過、但暫時遺忘的為核心透過14款字句風格,以版畫作品傳遞平靜的力量。
《悅耳:傾聽畫裡的聲音》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4月19日–6月22日 (UTC+8)
台北
北宋蘇軾(1037-1101)等人關注繪畫與詩詞藝術的融合,視畫為「無聲詩」,詩為「無形畫」或「有聲畫」,在此背景下如何表現「有聲」畫,對畫家既具挑戰性,同時也成為繪畫發展過程中別開生面的創作方式。本次展覽將集中展出古代傳世畫作中呈現「聽松」「聽泉」「聽雨」「聽琴」等表現自然界或人文世界之中聲音的作品。
立即購買
《當自由盛開成舞》展覽 | 忠泰美術館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是忠泰美術館所策劃主辦,長期性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從空間與制度中解放,並透過藝術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 忠泰美術館 2024 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及偶然設計共同合作。在企業大廳挑高明亮、充滿線條與理性的制式空間中,重新思考「空間與自由」、「公私領域劃分」、「管理控制與開放探索」的界線,透過翻轉既定的空間設計與功能區劃,投注柔軟與感性的詮釋語彙,嘗試改變阻隔的邊界,挑戰空間內自由伸展、舞動的極限姿態。 作品將大廳內管制公私領域的「欄桿」,多重複製、向外擴展、翻轉上旋,以掙脫束縛之姿突破空間框架與功能侷限。將二維平面金屬線條轉化為三維空間動態雕塑,為阻隔和劃分空間的欄桿賦予躍動的生命力,挑戰既定空間的風格調性,反思建築空間中限制與自由之間的關係。
100%哆啦A夢&FRIENDS 巡迴特展 台灣站 | 華山文創園區紅磚六合院西1館
2025年6月28日–10月6日 (UTC+8)
台北
哆啦A夢真的要来台北了!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日前傳出來台灣展出,引起民眾熱烈討論,主辦單位昨(21)日公佈相關訊息,包括活動時間、地點及票價,展場佈置10道巨型漫畫牆、30幅大長篇原畫復刻作品及7個立體雕塑,讓粉絲相當期待。哆啦A夢特展將復刻作者「藤子・F・不二雄」的工作室,還有100%微型劇院,獨家放映由日本團隊專為台灣展覽製作的原創短篇動畫,為了滿足民眾的視覺享受,透過鏡面打造空間延伸感的「無限哆啦A夢世界」,結合3D光雕投影漫畫單行本的「大雄的互動漫畫閱讀房間」。
MoCA Video《檔案重製》林俊耀個展 | 台北當代藝術館
2025年3月15日–2026年5月4日 (UTC+8)
台北
政治會深刻影響每一個人,無論他們是否積極參與。隨著近十年全球的動蕩歲月後,我們愈加意識到藝術、社群媒體與大眾如何在事件中凝聚,共同參與一場又一場的社會運動。 「檔案重置」探討藝術在時間流逝與權力壓制之下,如何承擔見證的角色,於裂縫中尋找可能性,維護多元的政治身分與集體記憶。在一系列錄像作品中,藝術家與參與者以他們的多重身分,在不同時間點詮釋抗爭落幕後的社會語境。本次展出的作品歷時四年創作,迴應日常政治生活中的掙扎,並透過影像思考——當社會運動結束,檔案複製與重製是否能延續那些事件結束後未被言說的政治氛圍與被禁止的社會參與。 本展覽透過影像再現與重構,邀請來自不同背景的觀眾回溯抗爭現場,並共同探索紀實攝影、歷史敘事與日常政治生活之間的複雜關係。
立即購買
路易絲.布爾喬亞個展《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 | 台北
2025年3月15日–6月30日 (UTC+8)
台北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展覽,是台灣首次呈現布爾喬亞的大型展覽,展出超過60件其代表性作品,涵蓋了廣為人知的「蜘蛛」雕塑、珍貴的早期繪畫以及極具象徵意涵的「牢籠」系列等。此次展覽分為三個主題與兩個附章,三大主題分別聚焦於「對母性的關注」、「與父親關係的反思」以及「內心的修復」,深入探討藝術家的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兩個附章則展示了藝術家難得一見的早期繪畫作品及其1960年代的代表性雕塑。
路易絲.布爾喬亞個展《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 | 台北
2025年3月15日–6月30日 (UTC+8)
台北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展覽,是台灣首次呈現布爾喬亞的大型展覽,展出超過60件其代表性作品,涵蓋了廣為人知的「蜘蛛」雕塑、珍貴的早期繪畫以及極具象徵意涵的「牢籠」系列等。此次展覽分為三個主題與兩個附章,三大主題分別聚焦於「對母性的關注」、「與父親關係的反思」以及「內心的修復」,深入探討藝術家的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兩個附章則展示了藝術家難得一見的早期繪畫作品及其1960年代的代表性雕塑。
國寶聚焦2025展二期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4月19日–6月22日 (UTC+8)
台北
本院典藏的文物,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和「一般古物」三種。國寶雖然也經常安排於各種展覽中展出,但為了讓來訪者不論何時到院都有機會深入欣賞國寶,故專闢一室推出「國寶聚焦」系列展覽,每季選展一件書畫國寶於此專屬的展間展出。
立即購買
《身體展演:從歷史圖像看身體之謎》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3月13日–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精選院藏古籍、器物、繪畫等不同類型文物,藉由這些文物上面的圖像,讓文物自身透過醫療、宗教、文化、法律等不同層麵,重新展示與演繹身體。展覽一共分為「身體透視」、「身體操練」、「身體變異」以及「身體規戒」四個單元,探索醫學、法醫、佛道兩教等不同文化脈絡的身體觀,並展現武術、房中、祕戲、舞蹈、體育、導引等身體操練手段。同時,本展覽亦關注人面獸身、獸麵人身與殘疾的身體,以及政治、禮教、刑罰對身體的束縛,呈現過去對身體的各種描繪與表述方式。
立即購買
《悅耳:傾聽畫裡的聲音》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4月19日–6月22日 (UTC+8)
台北
北宋蘇軾(1037-1101)等人關注繪畫與詩詞藝術的融合,視畫為「無聲詩」,詩為「無形畫」或「有聲畫」,在此背景下如何表現「有聲」畫,對畫家既具挑戰性,同時也成為繪畫發展過程中別開生面的創作方式。本次展覽將集中展出古代傳世畫作中呈現「聽松」「聽泉」「聽雨」「聽琴」等表現自然界或人文世界之中聲音的作品。
立即購買
100%哆啦A夢&FRIENDS 巡迴特展 台灣站 | 華山文創園區紅磚六合院西1館
2025年6月28日–10月6日 (UTC+8)
台北
哆啦A夢真的要来台北了!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日前傳出來台灣展出,引起民眾熱烈討論,主辦單位昨(21)日公佈相關訊息,包括活動時間、地點及票價,展場佈置10道巨型漫畫牆、30幅大長篇原畫復刻作品及7個立體雕塑,讓粉絲相當期待。哆啦A夢特展將復刻作者「藤子・F・不二雄」的工作室,還有100%微型劇院,獨家放映由日本團隊專為台灣展覽製作的原創短篇動畫,為了滿足民眾的視覺享受,透過鏡面打造空間延伸感的「無限哆啦A夢世界」,結合3D光雕投影漫畫單行本的「大雄的互動漫畫閱讀房間」。
2025 寶藏岩光節《趖 sô》 | 寶藏岩國際藝術村
2025年3月22日–5月25日 (UTC+8)
台北
今年寶藏岩光節以「趖sô」為主題,呼應蛇年的同時,更藉由「趖」在台語中「緩慢、閒盪」的意涵,期待在這個總是催促我們向前的時代,創造一處讓人放慢腳步、重新發現行走意義的地方——在漫遊中,與自己、與他人、與這片土地展開深刻的對話。
《AIR Taipei 搭。不搭嗎?》台北藝術進駐計畫展覽 | 寶藏岩國際藝術村
2024年8月31日–2025年8月31日 (UTC+8)
台北
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特展「AIR Taipei」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你以為「AIR Taipei」是航空公司嗎?其實不然! 「AIR Taipei」全名為「Artist-in-Residence Taipei」,即「台北藝術進駐計畫」,是為台北市政府文化政策的一環。 2004年,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接管台北國際藝術村,並依據相關作業要點推動藝術家交流。 2010年,藝術村營運部正式推動「台北藝術進駐計畫」,企圖透過藝術進駐活絡城市空間,創造嶄新的城市氣息。 本展覽聚焦於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的歷史脈絡,並透過三個展間的空間分隔,將敘事軸線拆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區段,依序鋪展其發展軌跡,帶著各位認識藝術與城市的關係。如13號,代表「過去」,以政策發展為主調呈現,輔以藝術進駐的機制說明。 11號展間標誌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在」,將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工作室的樣貌,揭開歷年來台北藝術進駐的現場。 9號展間則關乎「未來」,以多項互動性裝置邀請觀眾共同想像台北藝術進駐的未來可能。 不同展間依著各自所代表的歷史區間進行敘事,同時延續展名的趣味性,企圖與觀眾對話。引領觀眾從文化政策的角度觀看城市的變動,重新詮釋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歡迎搭乘AIR Taipei,請系妥安全帶,台北藝術進駐的旅程即將開始!
《身體展演:從歷史圖像看身體之謎》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3月13日–8月31日 (UTC+8)
台北
展覽精選院藏古籍、器物、繪畫等不同類型文物,藉由這些文物上面的圖像,讓文物自身透過醫療、宗教、文化、法律等不同層麵,重新展示與演繹身體。展覽一共分為「身體透視」、「身體操練」、「身體變異」以及「身體規戒」四個單元,探索醫學、法醫、佛道兩教等不同文化脈絡的身體觀,並展現武術、房中、祕戲、舞蹈、體育、導引等身體操練手段。同時,本展覽亦關注人面獸身、獸麵人身與殘疾的身體,以及政治、禮教、刑罰對身體的束縛,呈現過去對身體的各種描繪與表述方式。
立即購買
《精神時光屋》遊智涵創作個展 | 台北
2025年4月15日–6月1日 (UTC+8)
台北
精神時光屋|遊智涵創作個展資訊 展覽「精神時光屋」以早期電子遊戲為靈感,帶領觀眾從2020年代的高解析度現況,回顧1990年代數位影像的像素化歷程。走入展場彷彿進入時光隧道,重現早期數位影像的視覺與身體經驗,喚起人們對數位影像的感受與記憶。透過回憶操作電子遊戲機的經驗,重新探討當代繪畫與數位介面影像之間的關係,並從數位鄉愁的感性經驗出發,讓觀眾重新體驗過去與數位影像的互動,並反思數位與物質之間的關係。 展覽分為兩個系列。 《Snake系列》作品對比了平滑的數位視覺與卡頓的繪畫觸覺,突顯數位影像與傳統繪畫在視覺表現上的差異。而《Punch out!!系列》則探討身體直接面對「生理肉」與間接操作介面中「數位肉」之間的對比,反映數位介面如何改變人們對身體與空間的感知。展覽中,數位影像不再是純粹的虛擬存在,而是具有物質性與身體性的實體。
《織造精彩》清宮緙絲刺繡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25年4月19日–7月6日 (UTC+8)
台北
緙絲——絲織品中的活化石,自誕生之日起就是非富即貴者的象徵,而這種工藝比起宋錦和雲錦中部分織造可用機器來代替,緙絲必須全手工製作,所以一直有絲中之聖的美譽,一寸緙絲一寸金,手工藝品中的軟黃金。
立即購買
《紙間風景》佐久間飛鳥雕塑展 |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25年4月19日–5月25日 (UTC+8)
台北
日本雕塑家 - 佐久間飛鳥 Asuka Sakuma超過20件紙雕作品。多納藝術負責人陳如鈊本身也是一個金融專家及資深藏家,多年前收藏過佐久間飛鳥的數件中大型紙雕,對其作品印象深刻。 佐久間飛鳥於1972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學士、碩士及博士,除於藝術大學任教外,並經常於亞洲區各地藝博會及美術館多次展出。相較於其他雕塑家,佐久間飛鳥的創作主要是選擇新聞報紙作為媒材。因報紙是一種極度密集的訊息載體,記錄當下社會、經濟、文化等資訊的載體,她每天閱讀送到家中的報紙,不過當一天過去,報紙便只剩下紙張的形式,記錄著無法重來的一天的資訊,被輕易地丟棄。想到這點,佐久間決定每天將閱讀過的報紙捲起來,將報紙塑造成流水風景般的形態,表達關於自己所處社會的訊息律動。
MoCA Video《檔案重製》林俊耀個展 | 台北當代藝術館
2025年3月15日–2026年5月4日 (UTC+8)
台北
政治會深刻影響每一個人,無論他們是否積極參與。隨著近十年全球的動蕩歲月後,我們愈加意識到藝術、社群媒體與大眾如何在事件中凝聚,共同參與一場又一場的社會運動。 「檔案重置」探討藝術在時間流逝與權力壓制之下,如何承擔見證的角色,於裂縫中尋找可能性,維護多元的政治身分與集體記憶。在一系列錄像作品中,藝術家與參與者以他們的多重身分,在不同時間點詮釋抗爭落幕後的社會語境。本次展出的作品歷時四年創作,迴應日常政治生活中的掙扎,並透過影像思考——當社會運動結束,檔案複製與重製是否能延續那些事件結束後未被言說的政治氛圍與被禁止的社會參與。 本展覽透過影像再現與重構,邀請來自不同背景的觀眾回溯抗爭現場,並共同探索紀實攝影、歷史敘事與日常政治生活之間的複雜關係。
立即購買
會動的浮世繪展-日本藝術絕代之華 台北站 | 台北
Jul 5–Oct 6, 2025 (UTC+8)
台北
展區一 魅力起源
本區將帶您走進浮世繪的誕生與發展,從江戶時代的市民文化到浮世繪大師的創作歷程,深入了解浮世繪如何塑造並反映了當時的日本社會與風貌。您將看到浮世繪如何突破傳統藝術框架,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與情感,並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展區二 名勝風景-眺
名勝風景區帶您走進浮世繪大師的視野,沉浸於歌川廣重筆下的江戶風光與葛飾北齋《富士山三十六景》中的壯麗景色,感受日本名勝的藝術魅力。
展區三 花卉美人-麗
在這個華麗的空間中,欣賞自古以來備受喜愛的花卉與女性之美。盛開的花朵與浮世繪美人相映成輝,展現喜多川歌麿筆下細膩的姿態與情感,如喜悅、憤怒、悲傷與幸福。他的創新美人畫藝術,使女性的優雅與情感表現達到新的境界。
展區四 水之風景-瀧
探索葛飾北齋《各省瀑布巡遊》的壯麗水景,從柔美細緻的涓流到震撼人心的飛瀑,感受水流的力量與變化。透過深淺不一的藍色調,浮世繪大師巧妙展現水的厚度與動感,並呈現不同藝術家對水的獨特詮釋,帶來一場視覺與感官交織的「水之表現」。
展區五 江戶風情-藍
探索浮世繪中水的千姿百態——波浪、雨景、江海交融。透過沉浸式影像技術,重現浮世繪大師捕捉水瞬間變化的洞察力與筆觸。靛藍色調的夢幻空間中,觀眾將感受到水的力量與美感,以及日本藝術家一生追求的「水的表現」魅力。
展區六 江戶蹤跡-游
這裡匯聚珍貴的浮世繪真跡,多件經典作品讓您近距離欣賞江戶時代的藝術精髓。此外,展區還原江戶時代的遊樂設施,親身體驗當時的娛樂,在歡樂氛圍中感受浮世繪的趣味與魅力。
展區七 自然之韻-彩
本區將帶您領略浮世繪鳥花畫作中的自然之美,細膩描繪隨季節更替的生動景色。透過精緻的動畫技術,畫中的花卉、鳥類與自然景色栩栩如生,展現每一筆每一色的動感與韻律,更傳遞出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並感受日本獨特的自然美學與和諧。
展區八 奔放狂野-豪
本區以動態方式展示浮世繪印刷作品,捕捉其中狂野的能量與動感。從歌川國芳的《水滸傳》系列,到戰士與相撲摔跤的激烈場面,這些作品以大膽而細膩的筆觸表現出強烈的視覺衝擊。
展區九 雅藝再現-雅
浮世繪是江戶時代具代表性的平民文化藝術,隨時代演變,影響至今。此展區以優雅華麗的視覺空間重現其精髓,呈現日本人對美的敏銳感受與細膩表現,並探索浮世繪如何啟發現代設計、流行文化與生活美學。
立即購買
劉小東個展《媽祖巡遊》 | 台北
2025年3月29日–5月24日 (UTC+8)
台北
誠品畫廊將於2025年3月29日推出「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呈現藝術家劉小東於2024年来台灣參與大甲媽祖繞境的寫生鉅作。這是他首度在台灣展出該系列重要作品,並同步展示創作過程中的手稿、日記以及紀錄片,深入揭示這場宗教盛事帶給他的藝術啟發與情感共鳴。
李奉個展《願境》 | 帝門藝術中心
2025年4月15日–5月31日 (UTC+8)
台北
李奉的創作,以大自然為文本而形成現在的樣貌形式,多年來皆以高沖擊力的筆觸揮灑堆疊出抽象的天地萬物山水。 思想家莊子,以《逍遙遊》的境界追求心靈自由.如是境界,是李奉在創作上的嚮往。創作,有一種力量,彙集了生命時空而產生一股難以言喻的力量。 寧靜、自由、願景,不斷地交疊、融匯、碰撞,是李奉創作的養份和信仰。 《道德經》中「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如是境界,引導如同站在高山之巔,以一生種種願景,擺脫一切束縛,從而縱身躍入天地之間,使其結束,再次重生。 藝術創作源於自由的精神,而不是各種熟練,熟練往往是創作敗壞的開始。同時,保有一個思考與自我辯證的習慣,使之成為如同在廢墟中逐日建造而成的信仰城堡。 不構圖、不預設完成之作品畫面,使李奉在創作過程中感受高度愉悅的自由,也獲得潛藏心靈令自己雀躍的畫面。自2024年起,生命轉換更直指「逍遙至境」的核心,更體會在鯤鵬寓意中之鯤化為鵬,萬物差異消弭,以「鵬」為至境。
《紙間風景》佐久間飛鳥雕塑展 |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25年4月19日–5月25日 (UTC+8)
台北
日本雕塑家 - 佐久間飛鳥 Asuka Sakuma超過20件紙雕作品。多納藝術負責人陳如鈊本身也是一個金融專家及資深藏家,多年前收藏過佐久間飛鳥的數件中大型紙雕,對其作品印象深刻。 佐久間飛鳥於1972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學士、碩士及博士,除於藝術大學任教外,並經常於亞洲區各地藝博會及美術館多次展出。相較於其他雕塑家,佐久間飛鳥的創作主要是選擇新聞報紙作為媒材。因報紙是一種極度密集的訊息載體,記錄當下社會、經濟、文化等資訊的載體,她每天閱讀送到家中的報紙,不過當一天過去,報紙便只剩下紙張的形式,記錄著無法重來的一天的資訊,被輕易地丟棄。想到這點,佐久間決定每天將閱讀過的報紙捲起來,將報紙塑造成流水風景般的形態,表達關於自己所處社會的訊息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