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廟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瑰寶,也是儒家文化的象徵之一。
孔子逝世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次年魯哀公將其故居立為廟堂,這是孔廟的起源。
漢代以後,隨著儒家思想的傳播,孔廟逐漸成為祭祀孔子的重要場所。
歷史上,孔廟經歷了多次修建和擴建,現存建築主要建於金、元、明、清等時期。
孔廟平面呈長方形,佔地約14萬平方米,南北長0.7公里。
孔廟沿一條南北中軸線展開佈置,左右對稱,佈局嚴謹,共有九進院落。
主要建築包括五殿、一閣、一罈、兩廡、兩堂、17座碑亭等,共計466間。
孔廟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寬54米,進深34米,廊下有28根龍古柱,其中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雙龍對舞,是罕見的藝術瑰寶。
孔廟是儒學崇拜的聖地,是中國古代祭孔活動的祭祀場所。孔廟不僅是祭祀場所,也是傳承孔子思想、進行文化教育傳播的學校。廟學合一的體制使得孔廟與學校功能結合。
孔廟內的建築、碑刻、古樹等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研究中國古代書法和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
孔廟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是世界文化遺產“三孔”(孔廟、孔府、孔林)之一。
孔廟內古樹名木眾多,環境幽靜,是遊客感受儒家文化的重要場所。